2.3改革招生制度,提升生源质量
部分院校为了谋求自身发展和短期利益而盲目扩招,放宽了美术专业的录取门槛,导致部分美术素质较差的学生进入了高校学习,加上有限的办学条件,培养起来十分困难,这直接导致了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非常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情况,高校要探讨和研究改革美术招生制度,从学校长远利益出发,科学理性的制定录取办法,积极向道德品行合格、专业素质过硬、文化成绩优良的学生倾斜,使优秀人才得到良好的高等美术教育,毕竟我们培养的目的不是画匠,而是美术大师,是能为国家的美术事业做出贡献的栋梁之才。
2.4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从美术专业院校的办学模式来看,其学科建设资金投入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科,改善办学条件对保障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由于美术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其师资配置、设施建设、辅助工具以及特色开支的投入很大,这就要求美术类院校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强师资条件建设,以保障美术生源的教学质量。近年来,国家与美术类高等学校已不断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因为种种原因,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与美术类高校的教育目标规划,应该根据美术类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长远发展考虑,做好行之有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使教学资源能在美术类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下,做到合理配置,合理运用,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2.5努力提高美术教师素质
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对于美术生源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美术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水平的优劣,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艺术修养。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角色,重新塑造形象,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把教书育人的信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目前,艺术教育得到广泛关注,作为美术教师本身应积极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学生起到领航者的责任。学校要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针对自身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培养计划,通过脱产进修或提高学历等方式,来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术类高校持续扩招态势下,如何保证和切实提高美术生源质量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学校只有从长远出发,调整办学思路,对美术生源质量进行有效的选拔与控制,才是生源质量保障的首要任务。学校要针对自身办学的整体规划,不断加强对美术教学资源的投入力度,引进优秀师资的绿色通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为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各高校也要始终把控制规模和提高办学质量放着首位,要明智地对待当前”艺考热”带来的生源膨胀,舍得放弃一时的经济利益的诱惑,积极投入建设力度和建设速度,让学生入学后获得成长环境必需的学习资源和发展空间,为美术生源质量的提升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罗金远.美术高考生应当思考什么[J].招生与就业,2011,(60)
[2]冯柳.关于高校扩招美术生如何提高就业率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35)
[3]马更.从高校美术生源状况反观中学审美素养教育[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
[4]熊隆龙.美术特长生学习情况调查[J].美术大观,2009,(155)
[5]李芬.当前“美术高考热”原因调查及其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8).
[6]王朝霞.美术类毕业生择业观现状调查与对策探究.现代企业教育,20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