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各经济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劳动、人事等部门的参与和管理,所以其管理和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要打破部门界限,对职业教育实行统一协调的领导。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要加大职教资源的整合力度,首先,县域范围内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设立综合性的职教中心,将原属于各部门的农业中学、职业中学、职工中专、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在一起,突破原有办学体制的束缚,促进教育、劳动和县级工业园管理委员会等各部门联合办学;第二,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特别是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和承接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专业设置、招生、培训等;第三,对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树立“大职教”观念,走集团化、地方化之路,打造县级职业教育“联合舰队”。
(二)加强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的对接
职业教育直接为县域经济服务,必须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其专业设置必须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相吻合,走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将职业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园区的对接。一方面,学校通过与工业园区的对接,能够及时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用工情况,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双赢战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全方面对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帮助他们熟悉工业园区企业的情况并引导他们到工业园区企业就业,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工业园区企业用工要求,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促进了县级工业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县域职业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转移劳动力的重任。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中,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必须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持职业教育经费合理适度增长;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实现职业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性。
同时要加强县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改善教师待遇水平。只有从根本上改善职业教育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才能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到县域职业教育中去,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从而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技能型人才。我们建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及时足额拨付,确保教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健全教师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积极解决新引进教师的住房问题。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江西省是农业大省,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设农、林、牧等涉农专业,同时考虑到我省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需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以利于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分流。
首先是建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我省农村人口众多,受教育水平较低,大多外出务工的农民没有相关技能,从事的多为体力劳动。因此应该设立专门的农民技能培训机构,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设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开设相关农业技能培训;根据当地农民外出务工所从事的主要行业开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当地承接产业转移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开设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职业技能,将这一巨大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人才优势。其次,实行中等教育免费制度。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部各省可以先行探索,尽早全面推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参考文献
[1]刘春生.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张翌鸣.中等职业教育在江西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3(12).
[3]张翌鸣,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以江西为例[M].北京:开明出版社.
[4]夏保明,谢元海,加强江西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思考——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 时代经贸.2011(18).
[5]陶济东,等.中部六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6]谢永飞,付凤莲.中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8)[7]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EB/OL].[2010-7-29].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