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进步与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教育的结果。留守儿童的学习进步、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和睦关系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家庭对留守儿童的人格培养、习惯养成、心理品质、行为素养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了解重庆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和监护人对教育留守儿童的基本需求,帮助家庭改进教育留守儿童的方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研究者以重庆市北碚区为样本,开展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通过对11所中小学共153名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一、结果分析
1.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观念
在对留守儿童所在家庭每年的主要经济开支上,79.1%的家庭都用于教育投资。在“对留守儿童家庭目前最需要的帮助”这一问题中,“家庭子女教育咨询”以 68.6%跃居首位,成为家长最需要帮助的问题,“家庭成员学习提高指导”(45.8%)、“家庭文体活动辅导”(24.2%)居于其次。
而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94.8%的家长认为应由“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认为“不能把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全推卸给学校”的家长占77.1%,但也有9.2%的家长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对于“家庭在教育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的烦恼”中,42.5%的家庭选择了“不知道该怎么教育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的任务,更多的家庭选择了“给留守儿童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76.5%)、“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教给留守儿童做人的道理”(83.0%)、“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85.6%),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帮助留守儿童提高成绩”也是家庭必不可少的任务。对于教育留守儿童,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84.3%的家长表示赞同,但“留守儿童就应该听大人的,不能要求大人”的,也占了7.2%。
但留守儿童与家庭监护人的关系上,70.6%的家庭为“亲密平等,能够相互理解和尊重,并且经常交流和沟通”,但15.7%的却是“虽然很尊敬家长,但不愿意主动和家长说心里话”。51.6%的留守儿童在碰到困难时会首先向家长求助,43.8%的留守儿童“有时”会;当留守儿童心情不好时,70.6%的家庭能给予及时的关心和帮助,24.2%的家庭只是“偶尔发现了就管”。
2.家长在家教中采用的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47.1%通过“闲聊”的方式,31.4%的家庭通过“正式谈话”,但另外也有11.1%主要通过电话来交流;多数家长认为在教育留守儿童的过程中主要可以采取“表扬鼓励”( 85.0%)、“耐心说理”(76.5%)、“适当惩罚”( 46.4%)等方法。45.1%的家长认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批评留守儿童最有效,29.4%的的家长认为通过“与留守儿童讨论、允许申辩”的方式最有效。在是否赞同“打留守儿童”的现象时,各方各持己见,不分上下,见表1。
在平时和留守儿童沟通上,64.7%的家庭采用“谈心”的方式,28.8%的家庭采用“唠叨,留守儿童不听就反复说”的方法,而聊的内容最多的却是“留守儿童的学习”。当留守儿童讲学校、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时,94.8%的家长会“耐心听、细致问”。
当留守儿童犯错误或不听话时,44.4%的家长讲“说服教育与惩罚结合”,32.0%的家长“坚持说服教育,谈心鼓励,对留守儿童从不惩罚”;当留守儿童与同学闹矛盾时,78.4%的家长会“听留守儿童讲清原因,给留守儿童一些建议”。
3.家长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问题的态度
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44.4%的家长直接“看考试成绩”、36.6%的家长只是“听留守儿童汇报”。家长对留守儿童目前的在学习上的表现,47.1%的家长认为“能主动学习、快乐学习,轻松学习,学习成绩很好。”31.4%的家长认为“爱学习也很刻苦,但学习吃力,效果不理想”。当发现留守儿童成绩下降时,79.1%的家长会“先找留守儿童成绩下降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当遇到留守儿童做作业磨蹭时,一半的家长(53.6%)会 “想办法帮助留守儿童克服磨蹭的坏习惯”; 在留守儿童参加一些重要的考试之前,64.7%的家长会“给留守儿童减压,建议留守儿童放松”。
在生活上,52.9%的家长给留守儿童规定了明确的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且留守儿童能执行,但19.0%的留守儿童并不能执行,27.5%的家长并没有明确规定时间。中学的家长们在发现留守儿童早恋后,43.8%认为应“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强行制止”,39.9%的家长认为应“先接受,再观察、引导”。在家里58.2%的留守儿童会“偶尔参加”家务劳动,36.6%的留守儿童“经常参加”。对于培养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68.0%的家长认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很重要,必须从小培养”,也有 25.5%的家长认为“目前学习最重要,现在差些没关系”。对于留守儿童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81.0%的家长一般会“指导留守儿童慢慢学会做”。
4.家长自身学习态度
49.7%的家长在“在是否有能力和时间指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个问题上觉得“大部分没问题”,30.1%的家长觉得“完全有能力”。对于“作为家长,是否应该学习怎样教育留守儿童”,大部分家长认为“应该学习,也很有必要”只有少数的人并不认同,具体见表2。
表2 是否有必要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对于“应该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家长们认为“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 (69.3%)、“教育观念或操作方法” (55.6%)、“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 (63.4%)、“培养怎么做人做事方面的知识”(68.0%)、“指导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知识都很重要”(67.3%)。关于学习的途径,44.4%的家长认为最好通过“看相关教育留守儿童方面的书”。对于专家倡导的中国家长应该“持证上岗”,学习系统的“家长课程”,67.3%的家长表示“愿意参加”。
5.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
(1) 父母的婚姻状况对教育留守儿童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父母的婚姻状况影响着家庭教育观,家庭健全的家长多关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习惯的培养,及心理健康,而离异家庭多关注“家庭和睦、氛围营造”。另外,家庭健全的父母更能“以身作则”,和留守儿童更好地交流、沟通;更能多以表扬鼓励、耐心说理的方式来教育留守儿童。
(2)承担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人员的不同与教育方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