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所涉及内容多,时间短,要在短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与探索。在认真分析近几年物理中考的基础上,同时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实际。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紧扣大纲,以书为本,夯实基础,全面发展 梳理知识,明确考点,知识系统化 近几年中考题离不开“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因此夯实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物理课本的复习上和有效延伸上,明确中考对各章知识点的能级要求、考试呈现形式。结合重点、难点,本班学生的“盲点”,精心设计典型例题和巩固练习。在复习中,指导学生依据考点,整理知识,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考点,明确要求),并让他们掌握重难点,通过巩固训练,促进强化“三基”,将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2、“设陷”纠错,强化训练,发展思维。
依据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精心计设“陷阱”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设陷”就是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上设陷,以排理解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错题条件上设陷,以减少解题思维的“惯性”; “设陷”就是要在物理课本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等)的方法及过程上设陷,以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针对典型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刨根问底,“自己剖析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变换格式,变换形式,变换环境,重新设置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以发展。 因材施教,把握层次,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在综合复习阶段,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已有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没有绝对清楚的分界线。根据学生复习情况,可以变动,来消除学生惧怕物理的心理障碍。同时,根据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及方案,使物理中考复习不脱离学生实际并按着预定的目标高质量进行。
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分层备课是第一位,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复习目标,确保《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同时设计相应层次的复习方法,课堂提问、练习作业等。使优秀学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普通生“吃得了”。
在课堂教学中,既面向全体,又要兼顾各层次学生,处理好同步教学和分层教学的关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有“事”可做,有收获,并乐在其中。分层次布置作业,优秀生加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灵活大的综合题;中等生完成一定量的巩固提高题;对普通生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并鼓励各层次学生在完成相应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作业进军。同时不忘及时调整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在达标检测中,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层次的学生,试卷易、中、难的比例一般为7:2:1,还可增设一定综合性附加题。目的在于通过分层达标检测,让优秀生有“英雄用武之地”,让中等生经受“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普通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在作业和试卷讲评,尽量做到分层辅导,尽可能让每位学生有较多面批、面评机会。对优秀生主要是进行点拨方法,发展能力,让他们能“举着旌旗过河”,对中学生主要是解释疑点,分析原因,教会方法,让他们能“摸着过河”,对普通生及时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解决学习困难,让他们“扶着过河”。通过分层复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各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 指导审题方法,培养良好习惯,挖掘最大潜能 分析平时考试情况,查找学生的失分原因,除基础不牢靠,缺乏灵活运用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审题习惯和方法,如审题不清,运算错误,解题不规范等原因,针对这种情况,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把指导方法,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采取一些措施。如在练习时要求,能做的会做的题一定要落笔为准,争取黄金分,一旦发现失误,及时面谈,进行方法指导;在错题订正时要求,用异色笔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说明理由,并在卷面上保留错题答案,在复习练习中,尽量笔算或心算,以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不断渗透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思维过程(如找到题中关键字、词、句,挖掘隐含条件)等,把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挖掘其最大的潜能,把失误降低到最低限度。 了解命题趋势,关注热点问题,调整复习策略 在课程改革的大浪潮中,分析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试卷,在复习中还应注意以下六个问题:一是通过观察、实验和计算让学生体验到“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如中学生站(或抬起一脚)在地面上对地面 压强约为多少,把物理课本从地面上匀速捡到课桌上做功(或功率)约多少等。建立求实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热情和能力,应对估算基本事实能力的考查。二要在梳理知识结构时,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知道实验结论的得出实验方法及过程,通过对部分实验的设计或探究,应对物理思维方法,和实验设计的考查。三要关注题目的“伪装”留心课本的插图,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的理解,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考查。四要关注数学、化学等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如数理在图象、函数等知识的渗透),拓宽知识面,来应对学科交叉渗透问题的考查。五要设难度合适的开放性学习,进行能力训练,让学生发表见解,拓宽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逆向思维能力,应对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六在复习中渗透课程改革精神,重视物理与社会热点时间、科学前言问题、现代文化的交融,应对创新的素质型新题的考查。
五、专题复习,活化深化知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针对近几年来的中考综合题,多数是“三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通过重点知识的专题复习,如测密度、测电阻、测功率等,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复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查漏补缺。如电路故障分析专题、实验专题、数据信息处理专题等,通过专题复习,活化深化基础知识,注重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将知识和能力有机合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各方面素质。
当然,在第三轮复习中,还要注重将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试前的状态,使学生的实际更适合中考。复习备考是一个多变的过程,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几方法,把物理中考复习几哦啊学做得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