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处”就是把课堂设在企业的经营现场,就是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到企业经营现场,请企业一线管理人员现场讲解;这个我们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连锁企业认知实习》做的比较好,我院和时代超级购物中心(现在的乐天玛特)签有《产学研合作协议》;去年该企业程总现场给同学们演示连锁企业内部信息系统、讲解连锁企业现场促销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三、校外实习
主要是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第五、第六学期各10周左右。在这20周的时间里,学生到具体公司,在具体的专业岗位进行实习,实习单位采用学校推荐,在每年的10-11月份,商学院把用人单位邀请到学校,为毕业班的实习生集中举办“人才招聘洽谈会”。采用实习、就业一站式服务。
顶岗实习指导老师通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以及实习班级QQ群,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校外实习联系平台主要模块:
⑴学生管理模块:包括①查看班级通讯录;②生成实习情况统计表;③查看实习小结;④查询考试报名;⑤查看就业率。
⑵高级管理模块:包括①实习查询;②上传班级名单;③生成学生信息总表。
⑶通知管理模块:包括①发布班级通知;②管理班级通知。
⑷帐号管理模块:包括①修改帐号资料②修改登录密码。
⑸班级论坛
校外实习联系平台及班级QQ群实现指导老师全程即时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在实习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毕业综合技能考核的改革
改革的依据:高职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毕业论文已经越来越不符合高职院校教学要求,商学院决定用毕业技能综合考核代替毕业论文的写作。
1.制定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综合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及程序
考核时间为毕业前5周,共25天,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四周)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⑴学生确定课题,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结合学习、实习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进程和计划。
⑵根据已确定课题,为其作市场调研、环境分析和营销策划,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切实可行的营销策划书。
⑶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策划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解答。
⑷学生在认真复习营销理论的同时,积极策划全过程,并作好详细记录。
第二阶段(最后一周)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⑴专业基础理论考试。
⑵每人上交策划文案,指导教师预审学生完成的策划文案,提出修改意见,并评定策划文案成绩。
⑶策划方案展示,每人分别PPT展示、讲解各自的营销策划方案,指导教师针对每个课题的策划方案提出意见,并请全体同学质疑、讨论。
⑷现场答辩,答辩组老师对每人的方案提出三个问题,每人须在限定时间内给予解答。根据答辩情况,老师评定答辩成绩。
2.实习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⑴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采用试题库(《市场营销》占50%、《消费行为学》占30%、《市场调研与预测》占20%),全部是客观题,笔试。
⑵专业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70%。具体分两部分:
①营销策划文案,占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的60%。要求:格式规范、方案合理,可行性较强、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不少于4000字。
②策划方案的展示、市场营销技能展示及答辩,占专业技能考核成绩的40%。
五、举行营销策划大赛
每年积极组织商学院创业策划大赛,在商学院各班级中以项目为中心,组建项目团队,由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老师作为自己的指导老师。在商学院内部进行,各项目团队经过项目展示,评审团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然后再参加全校的创业大赛角逐,优胜者推荐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大赛;也可以参加中国市场协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会创业策划大赛。
为更多地参与到营销实践活动中,项目团队小组可以寻求企业的支持,与企业共同举办以企业名称命名的营销策划大赛。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赛成绩和专业课学习挂钩,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起激励机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例如有些专业课程,可以把参加营销策划大赛的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而个别的专业课(如营销策划)的考核完全可以提交营销策划书来完成。另外,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参加营销策划大赛的成绩应该有相应加分。
2.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参与营销大赛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地计算教师的工作量。学校还可以设法为教师培养和到企业挂职锻炼提供必要的资金、条件和机会,使教师更能胜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
3.注重竞赛项目的实践过程。在营销策划大赛开展的过程中,学生会涉及调查资料、设计问卷调研、小组讨论沟通、撰写策划书、制作PPT演讲等工作,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非获奖的能力,要重视团队开展社会调研的过程和质量。本专业教师与营销沙龙中的学生组织将共同研究制定大赛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使活动开展有章可循。
六、进行校园促销
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显示,用人单位在营销人员招聘中的首要条件是应聘人员能否迅速适应工作。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虽然能弥补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场地对学生训练的不足,但由于企业担心泄漏企业机密,影响企业的日常工作,不愿意让没有经验的“外人”接触系统。此外,实习学生人数多,学校的控制力度低,很难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因此校内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1.建立市场营销仿真商店。“仿真商店”首先应是一种开放型、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它能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解决校外实习基地难找,进厂后只许走马观花地看,不许动手操作的难题。
具体做法是:“仿真商店”实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分配下由学生自主经营、自行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商店职务全由学生担任,根据课程需要轮岗实训。店长负责商店的整体日常运营,协调各部门关系,进行营销战略决策和团队管理。指导老师应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商店的实训生在财务管理、账本、现金和票据必须严格遵守该制度。
仿真商店可经营礼品、饰品和学习用品等定位为大学生群体的产品,可以为在校师生日常生活消费提供便利服务,创造社会价值。商店应以真实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由学生自主操作,进行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进货、商品定价、促销方案设计和实施、柜台布置。让学生真实体会竞争的残酷和赢利的艰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