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新时期的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问题:大学生身体素质不合格率升高,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以及女生低体重发生率日渐提升。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本文就大学生的体质类型和体力活动运动量强弱做了调查实验与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体质类型 体力活动
2004 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大学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众所周知 ,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体力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体力活动是指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身体活动 ,也是指在基础代谢的水平上,身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 ,体力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它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 结肠癌和其他一些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 ,国际上普遍采用体力活动概念研究其与体质健康的关系。体力活动的内涵比我们通常所说的体育锻炼更加丰富 ,体力活动涵盖体育锻炼。
(一)研究对象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力活动概念研究新时期大学生体质、体力活动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对象是湖南工业大学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88份,有效488份(其中包括大一128人,大二126人,大三116人,大四118人) 该方法主要从大强度体力活动、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 步行和静坐4 个方面评价体力活动水平。大强度体力活动是指身体需要努力发挥潜能 ,呼吸变得非常急促 ,时间上必须至少持 10 min 的活动 ,如搬重物、 有氧训练、 激烈的体育锻炼或竞赛、 快速骑车等;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是指需要付出中等水平体力 ,呼吸较安静时更急促一些,时间上也必须至少持续10 min的活动,如搬较轻的物体、 匀速骑车或打双人乒乓球等;步行则是指那些至少维持10 min以上的步行活动。(本实验主要采取方法)
2、SAS 9 . 0 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采用 SAS 9 . 0 统计软件处理,应用 t 检验、 方差分析、 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学生体质基本情况 身体素质,简称体质。是指人体在各种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的基础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灵敏、耐力、柔韧、速度等机体能力。经调查分析大学生体质总体良好, 经时间检验 ,不同性别得分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01) ,男生体质综合得分、 体质健康达标优秀率均优于女生; 女生良好率、 及格率则高于男生。进一步说明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比女生好是由于体质达标优秀率较高所致。普遍而言男生超重或肥胖发生率为9.5 % ,女生低体重发生率为 24.5 %。男女生各组体力活动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男生正常体重组一天中大强度活动时间、 中等强度活动时间、 步行时间略大于肥胖组 ,静坐时间比肥胖组少。女生的情况与男生相反 ,肥胖组女生大强度、 中等强度活动反而多于体重正常组 。
(二)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1.后天条件的影响日本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石河利宽教授曾以身高为例指出:“遗传因素能不能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美国学者克莉指出:“在过去一世纪内,人类的身高体重的增长主因是由于较好的营养和疾病减少”。日本的一位研究者曾用电脑对1-3年级学生的身高增长率进行过分析,发现影响身高的先天因素仅占23%,而后天因素中的运动占20%,营养占31%,环境占16%。也就是说,人体的体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先天因素影响的,这些先天因素可以通过后天的体育锻炼和保健工作得到合理的改善。由此可见,遗传虽然是人的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条件,与一个人体质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关系,对人的性格、身体机能、体形、免疫力、寿命等许多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但遗传对人的体质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的,最终人们体质的强弱主要还是取决于后天的环境、体育锻炼、营养和卫生保健等条件影响着的。
2.体育理念的确立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好坏,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变本加厉的升学竞争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和精神压力。听闻部分地区初中毕业取消了体育中考,此举正好把“多余的课,多余的时间”给其他考试的文化课“加餐”,以期提高考试成绩。青少年学生在如此思想的引导下,根本不去“浪费”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时间来做那些“可有可无”、“多余”的锻炼与运动。因此,“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个成长理念还没有深入青少年学生当中,潜在影响了大学生体育意识的树立。大学生的体质水平下滑,固然与中学时期注重升学率、锻炼时间少、不重视体育锻炼有关,但最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没有养成锻炼的习惯、体育锻炼缺少兴趣、锻炼时间少、锻炼效果不佳、锻炼设施短缺等因素有关。
3、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强度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如下表:
(表一) 每周的运动时间统计表
年 级 |
性 别 |
0-5小时(人) |
6-10小时(人) |
11-15小时(人) |
16-20小时(人) |
21小时以上(人) |
人数合计 |
大一 |
男 |
24 |
9 |
4 |
1 |
1 |
39 |
女 |
18 |
8 |
0 |
1 |
0 |
27 |
大二 |
男 |
9 |
21 |
6 |
2 |
0 |
38 |
女 |
8 |
14 |
2 |
1 |
0 |
25 |
大三 |
男 |
4 |
9 |
14 |
8 |
0 |
35 |
女 |
11 |
10 |
2 |
0 |
0 |
23 |
大四 |
男 |
18 |
13 |
3 |
0 |
0 |
34 |
女 |
20 |
4 |
1 |
0 |
0 |
25 |
人数合计 |
112 |
88 |
32 |
13 |
1 |
246 |
占总人数百分比 |
45.5% |
35.8% |
13% |
5.3% |
0.4% |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