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在学生分组实验课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几年来我们根据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中《活动·探究》实验即学生分组实验的特点,从必修1
【1】、必修2
【2】两本教材中共精选18个分组实验,开展学案编制及分组实验教学研究工作,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实验活动,受到广大同学的普遍欢迎,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分组实验课开展学案教学的意义学案就是学习的方案,它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也可以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体会编写。分组实验课学案就是根据必修1、必修2中的实验内容,结合学校实验器材和学生已有实验技能及认知水平编制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和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形式,开展学案教学的主要意义有:
1、彰显个性化实验,实现独立设计
由于分组实验有不同小组完成,区别演示实验中教师演“独角戏”的传统模式,每个小组都可以有自己独到的实验学案,用不同的途径完成各自的设计思路,体现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设计能力,体验成功乐趣。
2、自制简易装置、激活发散思维
克服“照方抓药”和“千人一面”的实验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家长、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面参与实验的积极性,通过自制简易装置,丰富了实验器材,最大程度的展示学生的实验才能、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变成了展示学生个人设计的大舞台。
3、培养团队精神。
有效的小组合作,大大地提高了同学间的语言交流水平、团结互助观念、提高了实验的效率,有利于同学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分组实验课的突出特点:实验有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不同于一般课堂学生个体学习,对培养和发展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大有好处。
二、分组实验课学案的编制程序【3】 1、学习目标的确定
教师根据鲁科版教材,制定实验教学目标,研究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水平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确定学生学习可能完成哪些实验目标,不能完成哪些目标,从而分离出学生分组实验可以完成的目标即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又应尽可能与教学目标一致。尽可能地含有教学目标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如有的小组同学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可以拓展丰富学习目标。
2、学习任务的确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整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学任务上。
有些教学任务是学生个体能独立完成的,有些是小组学习能够通过交流讨论完成的,有些是组间辩论才能完成的。但有些任务则需要教师精心指导、点拔。要尽可能地把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就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个体设计、小组讨论、教学指导的方式最终确立分组实验课学案。分组实验课的学案设计各小组可以有所不同。
三、分组实验课学案的编制方式
1、教师编制学案——粗学案——始学案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或鲁科版教材内容,结合学习目标,学生实际,将分层学习和差异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有机结合,通常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编制的学案,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对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度不够,所以教师设计的学案,易粗不易细,它是“始学案”,必须经过学生反馈、实践才能丰富发展。
(2)老师编制学案时必须牢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其进行理论提升,在教师设计的学案基础上增加自己对实验的理解,以求创新,通过实践达到升华。
(3)分组实验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对“学案”的反馈,形成修改案
2、学生编制学案——丰富学案——理解、使用学案
学生编制学案需要以教师编制学案为基础,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验的认识、理解来丰富学案,改进学案,使之成为学生个性化实验的抓手,享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权力,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创新学案,为学生编制学案插入腾飞的翅膀,通常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理清思路,抓住分组实验内容、原理和注意事项,对实验的重点知识进行思考。
(2)下发教师编制的粗学案,让学生丰富、完善。教师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让他们提建议、谈想法,让学生把教师的学案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学案。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