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从幼儿园课程变革的视角审视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从幼儿园课程变革的视角审视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来源:互联网 sk005 | 孙琴干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幼儿园课程变革  幼儿教师素质  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本文试图从幼儿园课程变革对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新要求的角度,分析当前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不足,为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指明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变革  幼儿教师素质  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随着我国的师范教育逐渐从原来中专——大专——本科三级体制转为大专——本科二级体制,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走向托幼教育机构已成为普遍趋势,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正努力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育实践等以适应形势的改变。在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着手课程改革的同时,幼儿园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后,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型、专家型幼儿教师培养已成为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和专业发展领域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也理应成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本文试图从幼儿园课程变革对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新要求的角度,分析当前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不足,为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完善指明方向。
一、幼儿园课程的变革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是不同的,但如今,特别是随着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基本取得一致的认识: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1]
(一)幼儿园课程内涵的变革
仔细分析上述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不难发现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往,在一般人和教师的心目中,幼儿园课程就是“科目”、“学科”,进而等同于“教材”、“课本”。如今,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逐渐得到普遍的认同和接受。对幼儿园课程内涵的理解由“科目”变为“活动”,直接导致实践层面的幼儿园课程在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就课程目标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教师更关注幼儿的认知学习,即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而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教师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而“经验”不仅指认知方面的,还包括动作技能的经验和情感态度的体验。
就课程内容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幼儿的学习内容是存在于“教材”中的关于周围世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幼儿的学习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蕴涵在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活动方式。
就课程实施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教师通常采用的是“直接教学”,幼儿基本是一种“接受学习”:“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演示,幼儿看;教师提问,幼儿答” [2]。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通常要求教师尽量采用“支架式教学”,幼儿基本是一种“发现学习”: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幼儿发现问题;教师给予启发,幼儿进行思考;教师提供支持,幼儿在活动中解决问题。可见,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就课程评价而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往往是衡量教育效果的唯一指标。而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索、情感的体验、活动方式的把握都将成为衡量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
(二)幼儿园课程外延的变革
幼儿园课程不仅在内涵上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外延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以往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科目”,幼儿园课程的外延自然是各门课的总和。如今将幼儿园课程理解为“活动”,幼儿园课程的外延自然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戏、生活活动、环境、家园合作,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幼儿园课程变革对教师提出不同的专业要求
(一)就课程内涵的变革而言
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理解为“科目”,教师就是“知识的传授者”。将幼儿园课程的内涵理解为“活动”,教师就是幼儿园课程的发现者、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是真正的“研究者”。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是“知识的接受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教师通常需要给予幼儿清晰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而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的幼儿则通过聆听、观察、模仿、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和艺体技能,包括普通话标准、故事讲演绘声绘色、钢琴弹得好、儿歌唱得准、手工做得精致、绘画画得像、舞蹈跳得美。
教师是“研究者”,幼儿是“探索者”。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观察者、幼儿的伙伴与向导、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幼儿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实践的反思者” [3],而作为“探索者”的幼儿则通过调查、探究、实践以及与他人的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教师不仅应当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还应当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理性的研究能力,包括观察幼儿的能力、教育价值分析的能力、教育行为的反思能力等。
(二)就课程外延的变革而言
将幼儿园课程的外延理解为各门课的总和,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备好、上好各门课。将幼儿园课程的外延理解为各种活动的总和,教师不仅要精于教学活动,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功能;还要善于组织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此外,教师还要能够创设有益于幼儿发展的环境,积极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交流,家园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三、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不足
既然幼儿园课程的变革对幼儿教师的角色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作为承担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高师本科学前教育课程是否适应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需求呢?以下从幼儿园课程变革的视角分析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不足之处。
(一)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偏重于培养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学科的教师,课程体系重学术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随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过渡,幼儿园一线教师的培养成为大学的使命,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原有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纷纷进行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了使学生将来能够从事幼儿园的工作,高师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普遍对原有的“知识模式”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借鉴原有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技能模式”,增设并加重《琴法》、《儿歌》、《舞蹈》、《美术》、《手工》、《故事讲演》等课程及其比例。学生的语言和艺体技能明显得到提高。这些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备“语言和艺体技能”的学生的确比以往单一的“理论型”学生能够更快适应幼儿园的工作,但这样的学生并不能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求。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教师仅仅给予“幼儿清晰的讲解和标准的示范”是远远不够的。在原来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迫切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能用研究的眼光观察孩子,能够为孩子提供有价值的活动,尊重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孩子通过自己体验和动手操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建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不断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内蒙古煤炭经济《内蒙古煤炭经济》
《内蒙古煤炭经济》(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月刊,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开发行的专业期刊。担负着向全国宣传、介绍内蒙古...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曾用刊名: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植物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和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与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植物在保护和美化生态...
催化学报《催化学报》
《催化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195/O6,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快讯、...
体育世界《体育世界》
《体育世界》体育刊物。内容有探讨体育重要性、如何开展体育教育等问题,刊载公关体育的法令章程、教材、交流中外体育教学经验及各种运动项目的技术训练方法,报道...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159/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眼科学报《眼科学报》
《眼科学报》杂志,季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