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当然,学习不能单凭兴趣,单靠无意注意,还应当要求学生准确地完成没有兴趣的任务,培养学生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产生和维持有意注意,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开始讲授一门新课时,要说明这门学科的目的任务以及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讲每一节课时,也要不断地让学生明确所面临的具体学习任务。学生对学习目的与意义的认识愈清楚、愈深刻,他们就愈能加强意志努力,以有意注意来对待他们必须学习的功课。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配合以实际动作,也容易使注意集中于智力活动中,因此,要求学生在听课时记些要点,对维持他们的注意是有益的。
- 根据学生心理需要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唤起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课堂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是获取知识的需要和思想交流的需要,当学生发现自己知识上有欠缺时,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这就是获取知识的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好奇好问,很想把自己的见闻和想法讲出来,这是思想交流的需要。针对学生心理需要的这些特点,教学上可以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方式为主进行教学,这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思维的“引爆物”,特别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问题有很大的诱惑力,学生都乐意来解答。自己提问,自己解答,不仅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与思想交流的需要,还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出现积极的学习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是教师追求的主要目的。只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就一定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 考 书 目1、韩永昌等,心理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杨小微,教育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美·林格伦(H.C.Lindgren),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