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课堂气氛优化策略探析
课堂气氛优化策略探析
来源:互联网 sk005 | 叶忠华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教学  课堂气氛  实效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如何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潜心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的工作经验,对不同课堂气氛类型的特点及教学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优化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实效的途径。
关键词:教学  课堂气氛  实效
 
在课堂中进行的一切都可以认为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个人与班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搞好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条件,亦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教育机智,优化课堂气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学校教育科研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 课堂气氛的类型及特点
不同的课堂气氛,其特点及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根据调查分析以及我们多年教学工作的体验,笔者认为,课堂气氛有三种突出的类型,即和谐活跃型、单调沉闷型和松散混乱型。
1、和谐活跃型: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与学双边活动配合默契,学生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师在集体中是一个参加者,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三边保持活跃的教学信息交往,表面上似乎秩序不大好,实际上在教师运用灵活的教育机智的指导、调节下,整个课堂不断按预定的教学目标前进。
2、单调沉闷型: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和全班学生主要保持单向交流,双方交往仅偶尔为之,一般允许学生之间有交往。教师里纪律不坏,教学一环紧扣一环,无热烈的争辩场面,但也不是冷冷清清,几个爱发言的学生不时谈点毫无创见的现成话,平平淡淡,引不起共鸣。
3、松散混乱型:教师试图与全班同学相互交往,但缺乏管理课堂的经验和能力,或者缺乏威信和责任心,整个课堂很热闹,教师讲,学生也讲,各有各的活动,学生有时甚至使教师卷入摩擦和故意的游戏——戏弄、欺人的游戏,教师不仅对课堂失去控制,而且也感到被羞辱和被抛弃,孤立无援,只好放任自流。
二、不同课堂气氛类型教学效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气氛不同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心理活动差异这样大呢?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与课堂教学方式有关。
教育如同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是以教材为媒介的信息交往过程。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的说明和解释为主来达到教育目标,没有让学生的反应作出反馈,所以不能考察反应的强化作用和学生的理解程度。须知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的,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那么学生的智力既不能发展,也不能表现出来。因此,活跃的课堂首先应有的活跃的学习活动。
其次,与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的激发有关。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主要指学习兴趣和学习目的。要把课堂搞活,决不是靠老师的提醒、劝告所能奏效的,关键在于依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热爱,用知识之火燃起学习之情。当然这两者是有联系的,那种揭示大自然奥秘的事物,带规律性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真理的追求,由教学内容引起的强烈的求知欲能成为学习者学好功课的内在动力,也是课堂活跃的重要原因。
第三,与教师组织教学的态度和技巧有关。
和谐活跃的课堂决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教师积极热情地组织教学过程的结果。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和对教学的热情,能影响他的学生在这些方面形成同样的态度。反之亦然。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在一堂课中巧妙地激发一、二次学习的高潮状态,把有意和无意注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注意中心,紧紧地抓住每个学生的心。
  • 优化课堂气氛的策略
优化课堂气氛有其自身的规律,关键在于要抓住学生的共同心理特点,运用教育机智,适时地把课堂搞“活”,从而保证教学顺利地活跃地进行。
  1. 要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个人威信指学生对老师的赞扬、尊敬和信任,它是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越高,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越短,影响力越大。威信高的教师在学生中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这对教师在创立一个有启发性与促进学习的情境方面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那么,威信应如何树立呢?
体罚及变相体罚和辱骂、斥责无助于威信形成。有人主张严教可以树立威信,如果学生没有满足教师提出的要求,就从严处罚。事实上,这样做不但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还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逐渐失去对学科的兴趣,因而,不但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反而会降低威信。
热爱学生是教师树立威信的第一步。“尊师爱生”历来是我国处理师生关系的优良传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好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也能转化成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动力,古人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因为奖励可以强化某种良好行为,增加它再发生的可能性。教师的态度能影响课堂的心理气氛以及学生对指定的学习材料的态度。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爱生,特别是爱护关怀后进生对学生的进步有重要意义。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心理学原理表明,在形成有关他人的一般印象中,最先接受的信息作用最大,它往往给人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初次见面,特别是开始上的几堂课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
崇高的思想品德,优秀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热爱本职工作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对获得威信也有一定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言教的同时,还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人师表。除教师本身条件外,学校应教育学生尊师,同不尊师现象进行斗争,同时,社会、家庭要尊重教师的工作,要给予教师足够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教师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提高,有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
  1. 根据学生认识兴趣的特点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果。
认识兴趣是指一个人求取知识,掌握技能,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的认识兴趣虽各有不同,但普遍对新颖的、有情节的、变化的、能自己动手的对象较为感兴趣,而对那些反复唠叨的话无兴趣,对不理解的事物则感到厌烦。考虑到这些心理特点,我们要防止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单调、枯燥,而应注意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尽可能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联系。
正确地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本身特点引起的,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既可以成为顺利地完成教学的因素,也可能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分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它的有利方面,防止它的不好影响。要充分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发挥与教学有关的刺激物的作用,使教学过程本身足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首先,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尽量防止单调呆板,以免学生对教学过程失去兴趣。其次,注意和人的直接兴趣有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讲述的内容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把新教材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讲课要突出重点,重点处要适当重复或加强语气。再次,依据无意注意是由新异刺激物引起的这一特点,讲课要直观、生动,语气要有抑扬顿挫的变化,可适当穿插故事性的描述,并恰当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此外,刺激物作用开始和停止都容易引起注意,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当课堂秩序出现问题时,教师可突然停止讲授或进行提问,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当然,上述方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林业《中国林业》
《中国林业》杂志,于195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228/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林业政策、...
工矿自动化《工矿自动化》
《工矿自动化》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627/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术交流...
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科技翻译》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科技翻译》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8597754,地址:北京...
中国治理评论《中国治理评论》
电话:010-52612339,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乙5号鸿儒大厦B座511室。 《中国治理评论》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
肝癌电子《肝癌电子》
并非《肝癌电子》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肝癌电子》杂志,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5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科学与管理《科学与管理》
《科学与管理》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020/G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现代企业...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