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探寻民间剪纸艺术元素,挖掘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用现代的方式演绎古老的辉煌。本文从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平面构成元素,民间剪纸艺术中的象征性元素,民间剪纸艺术中的民俗元素以及民间剪纸艺术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精选优秀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进行写生教学领悟剪纸艺术元素、创设情境,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和 组织社会活动,深刻体会剪纸文化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再加上教师合理地进行剪纸教学,让古老的艺术之花绽放异彩。
关键词:剪纸 元素 美术教学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人日》中的诗句。描述的是山西、湖北人民逢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用纸或金银箔剪刻成人的样子,贴于屏风、簪于头上或互相馈赠的风俗。剪纸——我国民间艺术的奇葩,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
说起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就要联系到传统节日、民风民俗。就拿春节来说吧,人们习惯于在窗户上贴窗户、门框上贴窗越,北方“炕”周围的“炕围花”等,都是剪纸的代表作,这些带有吉祥图案的花样充满喜庆,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又如“狮子绣球”剪纸,图案由狮子和绣球组成。狮子是百兽之王,凶猛威严,民间认为它能驱邪镇宅。绣球为祥瑞之物。“狮”与“师”谐音,“球”与“求”谐音,故“狮子绣球”象征官品与权贵。“狮子绣球”还演变为“狮子舞”,在中国民间的民俗活动中久盛不衰。
如何让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焕发崭新的生命?这就要我们探寻民间剪纸艺术元素,挖掘民间剪纸艺术的精髓,用现代的方式演绎古老的辉煌。
一、 民间剪纸艺术中的平面构成元素
1、 点线面
我国的民间剪纸可分为阴刻、阳刻及阴阳结合刻法等。例如阴刻剪纸,往往是将物体的轮廓线刻去或者剪出,呈现的是白色的线、一些点缀的花纹一般以月牙、梅花等点状造型表现,纸本身的红色形成了一个面对整个剪纸作品起了衬托的效果。这样的表现手法也出现在诸多的各类剪纸作品之中,形成了点线面的平面构成元素。这说明我国的民间剪纸艺人很早就能有意识地运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元素来进行作品的设计制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2、 对称
对称这种构图方式也是剪纸艺术中一种常用的方式,它可以使图形产生平稳的感觉,使审美者产生特定的审美感受。
在艺术设计中,对称有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基本方式,这在剪纸中也是很普遍的传达方式。因剪纸多以折叠法进行,所以对称式的图案非常适合剪纸,而且对称式的纹样稳定和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文化的代表特征。剪纸中的对称传达方式,可以用民间常见的荷花图的构图特点来说明。例如《荷花图》就运用了轴对称中的左右对称形式。在这幅作品中,以中间的荷花以及荷花茎为中轴线,两边的金鱼头、小鸟、荷花、莲蓬一一相对。这种剪纸形式,也充分体现出平面构成的构图特点。
3、 重复
重复的本义是同一东西再次出现。在平面构成中重复的基本含义是构成形式的重复,换句话就是说,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在排列时可允许方向、位置变化。重复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在平面构成中是一种很重要的传达方式,被称为重复构成。
连续剪纸艺术实际上是重复方式的运用。连续剪纸也是以一个基本形为单元,按照一定的秩序重复排列,在排列时,根据实际需要,
方向、位置可以变化。这与现代平面构成的重复方式的基本构成规则是一致的。
在剪纸传统题材《老鼠上灯台》就是使用了连续传达方式。通过老鼠这一图形的多次重复,给人以许多老鼠连续不断爬上灯台偷油的
生动有趣的联想,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再如东北的剪纸嫫嫫人,以红纸剪出头上有发髻的妇女为造型,折叠成二方连续的图形,剪好后拉开,重复的嫫嫫人手拉着手好象在向你诉说着白山黑水间的不老传说,非常动人。我国民间剪纸中出现了大量的重复的平面构成元素,重复也象征着剪纸艺术的延续及发扬。
4、 均衡
均衡本来是平均、平衡的意思,它经常用于描述两种力量的关系。在艺术造型中,均衡是极重要的一项。在平面构成中,均衡是指两
个力量相互保持的意思,也就是说把两种以上的构成要素互相均匀地配置在一个基础的支点上, 以保持力学上的平衡而达到安定的状态,
从而达到审美的效果。
我国的古代人民很早就有利用均衡来进行剪纸造型的传统。例如春节时家家户户剪制的窗花作品,往往在整体相对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在内在的花纹设计上都会有所变化,体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均衡方式在剪纸图案中比对称方式更富有创造性。例如,在《孔雀牡丹图》中,作者就没有按惯例将剪纸分成左右对称的形式,而是巧妙地将孔雀处理成半圆状,在孔雀的左下方添加了牡丹,从而给人以疏密有致、赏心悦目的感觉。显然,这幅剪纸作品就图形而言,并不一一对称,但在审美感觉上却有上下均衡之感,这就是均衡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均衡方法在平面构成中也是常用的。例如,在《猫图》这幅简单的构图中,猫的头部与尾部的图形并不对应,实物中猫头比猫尾结构复杂得多,由于使用了均衡方法,简化了猫的头部构图,同时增加了尾部的曲线,这在感觉上,不仅左右两部分是协调的,而且这一极富创意的构图产生了与众不同的审美效果。
二、 民间剪纸艺术中的象征性元素
1、 谐音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对于潜慈干民族文化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往往通过某种富有创造力的图形来进行表达, 传递某种心理期盼融进窝意, 形成了利用谐音象征表意的传统图像符号。如“ 年年有余鱼’ “ 连莲生贵子“ 、“ 岁岁平瓶安“ 等。“鱼”通“余”, “莲”通“年”等的表意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重要特征。传统艺术中的精神理念和表现形式为我们今天从事平面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民间艺术写艺重于写形,写形重在传神不以形为栓桔随心所欲的表现特征追本溯源,应源于原始艺术而这种原始艺术对人本精神的抒发和追寻恰好是现代艺术所寻找的目标。
2、 图案象征
在剪纸艺术中通常将形象夸张变形强调神似重于形似, 写意重于写形, 大胆取舍, 提炼概括随意所欲。构图手法采用打散综合构成进行构图, 对比对称、盈映、反转、主次反明、花中有花是民间艺术常用的装饰手法, 目的在于使视觉上更有冲击力,增加艺术的感染力。
例如陕北乡村每当娃娃病了,人们认为是娃娃的魂被什么抓走了,就剪纸人烧掉,用一个替身把孩子的魂换回来。在乡下如果恨一个人,整天用针刺穿它,得以诅咒恶人。又有剪纸俗语道:要想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