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析语文课堂提问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浅析语文课堂提问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来源:互联网 sk010 | 孙 江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课堂、心理问题、提问设计、课堂有效性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与学的纽带,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了解学情,知晓学生课堂心理,解开心理栓塞,可以为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奠定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和技能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心理问题、提问设计、课堂有效性

  当了多年的语文教师,笔者发现一个教学现象:随着读书时间的推移,一些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逐渐降低,甚至有个别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当今的研究者们用归咎法探出如下主要原因:一是语文课本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缺少学生感兴趣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二是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方法有待改进。除以上主要原因外,是否还有改变现状,增加学生学语文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途径呢?这是我们教语文的人应当考虑的问题。以下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管窥豹斑”,分析语文课堂提问中的障碍成因,以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被称为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培养人文情感的指路灯;是教学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成功地运用提问技巧来引导学生学习。 ,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提问是可以引发他人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语言刺激。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就可以了解学生心智活动的过程,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情感。单单从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看,似乎只要增强课堂提问的密度,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益了,可是在教学实践中经检验,并非如此。有调查资料表明,教师平均每堂课的有效提问仅为56%,教学中有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反映了在教学提问中,由于受各种心理因素的制约,增强了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心理压力,有“栓塞”在阻碍教与学之间的信息转换,这“栓塞”就是“心理障碍”。有的教师把课堂提问中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问题,用思想教育的方法来做工作,往往耗费了精力,收效甚微,课堂提问的功效显示不出优势。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提问中,教师若能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指导,并排除心理障碍,就可以优化教学效益。

  一、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几个因素。

  1.教育观念的偏差:由于长期围绕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轴心转,再加上现实生活里,人们把考取重点学校人数的多少作为评价一个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因此,不少教师仍只重视优等生,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期望。这种教育态度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差异。教师课堂提问的设置主要是为优等生“量体裁衣”而准备,因为优等生的知识水平要高手其他学生,所以他们参与课堂提问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主动的健康的,而对于在班级里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和学困生来说,面对定位已超过自己认知水平的课堂提问,他们就如同站在枝繁叶茂的果树下想摘果实,并多次起跳,但果实悬挂太高,虽然力气花了,但他们始终两手空空,不断地品尝失败。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人精神疲惫了,意志消沉了,心理消极了,逐渐自动放了参与课堂提问的机会。

  2.语文课演变成政治思想教育课 :生硬的把思想教育放在每一篇课文里,无诱发、无渗透、无迁移、无导行,课堂中无法生成“因势利导,水到渠成,润物无声”文道合一的妙境。例如,笔者曾听过一位语文教师所教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教师非常明显的暗示或直接要求学生把鲁智深分析成一位“高、大、全”完美英雄形象,然后号召向他学习。这样缺少学生感兴趣的新思想、新观念的课堂又怎能引发师生心心相映呢?课堂自然就缺乏深度探讨的基础了。

  3.兴趣差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不同的学生,其基础不同,形成的兴奋点也不同。教师在教学提问中,若没有照顾到这样的差异,不同水平的学生就对教学提问表现出不同的参与态度,一些学生就对没有兴趣的提问内容感到平淡无味,就有可能导致厌烦情绪的产生,甚至对教学提问产生排斥心理。

  4.性格差异:由于自身素质,生活条件及教育影响的不同,学生的性格也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意志坚强,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有的学生力争避免冲突,被迫接受环境影响,缺乏前进的勇气。教师在教学提问中,若态度生硬,或在提问效果不佳时摆出训斥的架式,极有可能使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提问过程中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更加不思上进,不求发展,自我封闭的不健康心理愈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5.心理距离的差异:热爱、关心学生的教师总是积极努力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对这样的教师,学生往往带着顺应的态度来听课,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参与教学提问,反之,对未能缩小与学生之间有心理距离的教师,学生往往带着逆向甚至批判的态度来听课,并以不良的心理状态去应付教学提问,这种带有浓厚的消极情绪色彩的课堂行为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益的。

  6.语言表达的差异:对于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妙语如珠的语文教师,学生接受其传递的信息就快些。而某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少激情,言语干瘪、枯涩、苍白,时而慢条斯理,时而废话连篇,在这种恹恹欲睡、毫无生气的课堂情境里,学生表现出消沉,厌烦的心理状态,对课堂提问早已丧失了信心。

  7. 轰轰烈烈下的假象:有的语文课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激昂,课堂气氛热烈,但师生之间的答案在“是”与“不是”之间,“对”与“不对”之间穿行。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浅白幼稚,学生没有多少思考琢磨的余地,甚至不假思索便可说出答案,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心理是低下的,是典型的“高消耗低收效”。

  二、排除语文课堂提问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的途径

  1.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鸿沟”是阻碍课堂提问顺畅进行的障碍。要营造真挚平等的学习氛围,并为课堂提问奠定良好的心理情绪,就必须转变陈旧的教育观。从根本上,把专为优等生服务的教育观转变成为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教育观,这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怎样才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敞开胸襟平等地接纳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并认真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诚心换真心,让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教师炽热的爱。师生之间有了和谐、融洽的情感,就奠定了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学生对教师更亲密,更信任了,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回报,从而接受教师的课堂教学,乐于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参与教学提问。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71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数学学习与研究《数学学习与研究》
《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217/O1,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课改...
时间频率公报《时间频率公报》
《时间频率公报》(月刊)1979年创刊,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陕西天文台)承担国家的授时任务,保持着我国高精度的原子时基准,负责目前由陕西天文台(CSAO)、上海天文台(SO)、...
鞍钢技术《鞍钢技术》
《鞍钢技术》杂志,双月刊,于196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16年,由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办。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实际上并非是一份新创的刊物,而是已有了将近十...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杂志,于197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5-1098/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国外农业博...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