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为鼓励学生创造发明,学校可专门罗列一项创造发明分值,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应该至少有一项创造发明,对于获该分值高者,可作为评奖或进一步深造参考,以不同于专业课成绩。
4.培养学生自学争强创新意识
(1)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一个非常称职的教师,无非就是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但是,课讲的再好也无法替代学生提问、阅读、查文献、设法做实验及自我思考与研究。著名教育学家焦塞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最好的老师是让学生知道他们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无论怎样的一名成功者,他的知识获取,无一不是通过自学来实现。
(2)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中学老师采用灌输式与讲、练结合来组织教学。如果在大学,还采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那就非常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要就和中学老师截然不同,交给学生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手段和方法,而对大量知识获得、巩固和发展主要还是通过自学来实现,老师对学生仅起到引领和潜移默化,学生自学方式可归纳为:
①预习是最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通过预习可以发现问题,促使学生查资料,带着问题去听课,以及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②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的学生,普遍缺乏连续性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普遍较弱,亟待培养自学能力,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知识过渡的连续性,基本理论与思路务必清晰,涉及的抽象概念要重点讲解,交给同学的应该是模型与思考方法,至于来龙去脉的推导细节,可留给学生自己来完成;③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交流,交流是学生攫取新知识并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交流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分为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学生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可让学生自主实现,老师应该安排其与学生交流留有余地和机会,鼓励学生进行间接交流,比如,通过上网、书本和相关杂志等;④无论从事何种专业的教学工作,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理论体系,概括地了解每门课相应章、节知识结构体系,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⑤老师应时刻树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我们知道,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创造发明能力培养难度系数就要大的多,因为一个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创新,而创造发明能力却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日积月累的创新,还需要自己的灵感与顿悟,才有可能萌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5.结论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与方法很多,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的独特性,尽可能多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发现、挖掘、研究和探索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路子,对于已经成型的经验与成果,要对其倍加保护、珍惜并进行推广,要善于借鉴国内、外名校的成功经验,避免少走弯路走捷径,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探讨并帮助学生实现其创新愿望和梦想。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压力,让同学明确忧患意识,充分发挥母体教师、主体学生的独特作用,大力提倡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比志气,比勤奋,比进步,比创新,比发明”,依此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力争使学校集教凤、学风和创新风为一体的良好氛围。力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