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顺应历史潮流,适应经济飞速发展,培养高科技人才,独立学院仍然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完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使之,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要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办成一所教学型名牌大学,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极强的应用型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学研究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1.培养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条件
所谓高素质应该具备(1)明确的科学思想: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创新,因为没有创新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创造性人才;(2)相当境界的科学精神:学生不应该一味地迷信课本上理论与老师讲解,要以批判的态度接受知识,培养自身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3)严格的科学态度:就是培养学生树立认真、谨慎、实事求是的精神,要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不能有半点虚假;(4)树立明确的科学方法:众所周知,任何成功者除了具备拼搏和奋斗的精神外,还得要有获得成功的科学方法,其中包括逻辑推理与形象思维、灵感与顿悟、思辩与实验等相结合的系统方法与特点。
2.为培养创新人才酿造优越环境
(1)开展创造活动培养创新人才
成功的创造,离不开创造意识、创造技能、创造思维等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创造活动。我们要组织和开展一些考察、制作、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热情,掌握创造基本方法和技巧,为以后对社会做出具有独特价值的发明创造打下坚实基础。在开展创造活动中,我们要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工作,认真向他人学习、请教,树立合作意识,使之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在集体成员的提醒和引导下发挥的更好。
(2)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环境条件
从教育环境来看,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创造环境和条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能只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或者仅仅强调考试成绩,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思考、想办法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书本上知识不是万能的,还有一些尚待解决和调整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完善书本中知识结构和理清层次,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来实现。此外,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本身应该具备浓厚的研究兴趣与创造能力,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3)创新教学要有新理念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对于人最主要的内涵要求,要改变过去仅仅强调教师和教材本位,而忽视学生本位的倾向,普遍重视传授而忽视解惑,比如,实验教学中,不能仅仅注重于理论传授与验证,而忽视实验训练、技能、手段、过程、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改变单一拼盘式课程结构模式,构建与实验教学自身规律和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分阶段、分层次、阶梯式、模块化教学新体系;改变并淘汰一些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中过时的实验内容、方法和设备,补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学科发展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改变千篇一律的封闭式、固定式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个性化教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发挥潜能和特长的新环境和新条件,鼓励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便更快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实行创新教学培养创造发明能力
(1)创造教学的目的
创造性教育,就是要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能力、培养创造人才的新型教育。创造性教育没有现成答案,交给学生的永远是问号,让学生在探索、追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与创造。
传统的应试教育仍然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仍然存在着“教师给答案,学生背答案,考试考答案”的教育模式,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近年来,全国高校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是人心所向,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也仅仅是从形式上对应试教育的一种扭曲与异化回归。然而,对于不同专业课的任课老师来说,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仍然没有一个明确标准、有效途径与方法可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不断地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之目标。
我们认为,创造教学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创造精神,挖掘学生创造知识浅能,培养学生创造力,最为宝贵之处,在于使大多数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姿态走出校门,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人才。
(2)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教育
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众多,美国已有二百多人次,欧洲也不少,亚洲相对较少,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印度与巴基斯塔也各有一名获得者,而我们国家却没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过去的教育所走过的路子要进行认真地反思。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在温家宝视察清华大学时说,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所大学,包括北大、清华在内,仍然还不具备发达国家创新型大学条件,他的一席话,为独立学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注入了活力,为独立学院的发展给与启迪和指明方向,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继续不断地提升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硬件与软件层次,持之以恒地改变教学手段与方法,以逐渐实现向地方一流创新型大学迈进。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隶属于教务部独立学院,根据其灵活、多变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非常容易改变和调节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鉴于此,城市学院应该考虑制订适合于自己发展特点的创新软、硬件设施及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以及各专业教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早日实现城市学院崛起,独树区域高校之林。
(3)培育创造发明实施方案
(1)对于新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有必要给他们上一堂创造发明启蒙课,或者专门安排一门创造发明课,这点天津大学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学校可对任课教师给予必要的创新培训,制定出创新教学目标和计划,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2)学科老师可带领学生去科普馆、科技馆及相关科研院所与高科技陈列馆参观,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增长见识。学校可定期邀请科学家、发明家来学校为老师和学生作创造发明报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育创新灵感,增强创造发明能力。
(3)培育创造环境和创造氛围,它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三位一体共同来打造,现在学生大多数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和掌上明珠,勤奋学习精神不够,所以,学校应该在学生中大力提倡“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作为老师应该随时随地为学生树立楷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酿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比如,经常性地安排学术报告会,除了邀请外校专家、学者定期作学术报告外,还应该鼓励学校老师,轮流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尽量作到每礼拜有,甚至天天有学术报告,安排固定英语角,为爱好英语的同学创造学习英语环境和机会,建立科普馆和创新实验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