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写校本教材,介绍相关常识
为使学生全面了解网络相关常识、法规和网络道德的基本规范,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桐乡卫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读本》这一校园读物,介绍网络发展的基本情况、网络对中学生生活的影响、网络法规常识以及在网上应遵循怎样的道德规范等等。让学生明确网络道德的“爱国”、“守法”、“无害”和“友善”四条基本规范要求。
2、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律意识
德育课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现在上网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德育课中加入了相应的网络道德、网络法规专题,并保证一定的课时,讲授网络道德和相关的网络规章制度,使学生的网络法制道德观念得到了增强,提高了自律意识。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把握文化主旋律
开设校园网站和师生个人主页,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个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活动,主动以普通网民或学校的名义发表见解和意见,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通过网络相互间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通过网络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
4、举办专题活动,倡导文明上网
倡导文明上网,号召学生高举网络文明的大旗,促进网上健康文明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网络文明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做有正义感、有责任感、有上进心的合格网民的先锋。以自觉、自律、倡导网络文明新理念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专题黑板报评比,号召广大同学从我做起,严格自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信息,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网上道德和文明上网的风气。以“我与网络”为主题组织演讲比赛和征文大赛,还举办了以“网络犯罪”为主题的模拟法庭,运用班级网页,建设班级集体,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动性,给予了学生个性化更广阔的主动发展的空间。
5、建网络心理室,拓展教育内容
建立网络心理教室,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网络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随时收集难言之隐,请心理辅导老师在网上辅导,使每个有同样困惑的学生及时打开心结,健康成长。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又扩大了的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网络德育资料库、网络热线等栏目的建设,使网络法纪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等正面教育的声音成为网络信息中的主旋律。
6、加强网络礼仪教育,提高网上文明素养。
网络礼仪在网络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礼仪教育可加强学生的网络礼仪规范。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育:(1)问候礼仪。网络问候礼仪是学生网民行为礼仪的初级教程。(2)语言礼仪。语言礼仪可代表一个人的态度和情感。(3)交际礼仪。要求学生在网上交往时应遵守相应的规则。总之,网络礼仪是网民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