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好多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认为的把学生分为两种——好学生和差学生,好学生都进入所谓的“实验班”,差学生被分到“平行班”,一般来讲,学校对实验班相当的重视,政策和资源都倾向于实验班,而平行班备受冷落。这种事实给平行班的孩子和家长都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尤其是在高中,孩子面临高考人生的第一道坎。然而,平行班也能出尖子生,平行班的孩子并不比实验班差。针对现实的分班情况,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平行班的孩子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字:平行班 建设 管理 教育
一、我国平行班学生成绩差的原因分析
面临高考,好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刻意地把学生分为两等,这种分法是否合理,我们暂且不作讨论,问题是这种分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平行班老师对学生抱有偏见;父母对孩子失去信心;孩子对未来没有信心失去方向,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及考试,甚至这种阴影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究竟为什么会导致平行班学生成绩差,究其原因有三点:
1、 父母教育学生方式存在问题。父母唯成绩是论,一旦学生考试不好,便言语相讥甚至体罚,这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
2、 学校老师和尖子生的另眼相看使得这些后进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甚至是逆反心理。
3、学生正处于心理不成熟期,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我,加上以上两点使得这些学生很容易自闭、叛逆、甚至是放纵自我。
以上三点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圈,久而久之,这些原本也会很优秀的学生逐渐发展为名副其实的后进生、差生。
二、平行班学生得到健康发展的途径
平行班的学生其实并不比其他学生差,只是他们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出来,相信我们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优化他们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一定能让他们得到健康的发展。
1、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平行班的学生
无论平行班学生的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用一种赏识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不要每天只盯着他们的缺点而忽略了优点。也许他们真的现在的学习很差,没有纪律性等等,但是每一个学生总有他闪光的一面,只要我们能够发现我们的学生有哪怕是一丁点的优点的话,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赞美,如果赞美的恰到好处,他会把这个优点延续下去,并且他的内心世界也会有很大的震撼——原来我很优秀。这样的话也就初步建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尊重并理解平行班的学生 一直以来我们中国习惯了家长式的教育和尊师的文化,殊不知学生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尤其是步入高中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已经慢慢的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因此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的,应该主动的放下我们的身价,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总的来说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
(1)激励平行班的学生。
我们有理由相信平行班的学生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赏识、尊重、理解之后必然会有一个人格方面的转折,这也就是我们激励他们的时刻。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激励都会让学生记忆深刻,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进而对生活对学习都充满了信心,那么成绩也只不过是我们学生教育的副产品了。
(2)宽容平行班学生犯下的错误和过失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还未成年的高中生,一旦既定事实已经造成无法挽救,作为家长和老师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进行一味的指责和埋怨。面对学生的过错或过失,我们应该以一种宽广的胸怀敢于面对,善于宽容。宽容可以给他们一次改正的机会,也有利于他们健康的人格塑造。
三、平行班生活学习小组的建设和管理
在一个普通班级中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教学管理,怎么能比得上几十个小老师加一个老师的集体智慧呢?根据教育实验显示,在班级教学中上课教师最多只能把有效注意分配到30-35个同学的身上,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最多只能照顾到班级中的35个学生的身上,从现实情况考虑,小组合作学习已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
1、平行班生活学习小组的建设
(1)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平行班生活学习小组的建设的前提就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首先是由学知识向掌握学习方法的转变。其次是学生对老师认识的转变,老师不再是简单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与和服务者,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学习上要学会向老师要服务,而不是被动的被老师服务。最后是由重知识到重做人的转变。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重要的是他要在小组中学会做人,“要学习,先做人”,只要他会做人了,知识你不用去教他自己也会主动去学。这三个转变是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思想保障。
(2)小组建设中的基础建设
① 小组建设中必须要开展培训,首先应该是四个轮次的常规培训。一是年级领导、学科领导、备课组长的培训,由校长室负责;二是班主任的培训,由年级管委会负责;三是课任老师的培训,由学科领导、备课组长负责;四是学生的培训,由班主任负责。
② 常规建设。根据“学习五环节”的要求制定学习常规。第一、课前要先独立学习——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先预习教材,查看资料,独立思考,完成学案,记录疑难点。然后在针对性的学习,所谓针对性的学习就是组内固定的学习成员针对独立学习中的存疑展开讨论,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最后再“群学”,在学案上记录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内学科代表整理后交班级课代表转交老师,确定预习交流发言人。第二、课中要进行必要的预习交流,由事先确定的小组发言人说明本组的困惑,然后由事先确定的发言人代表本组展示学习成果。认真听取其他学习小组的精彩发言,针对其他小组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课后要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学习对子相互检查任务完成情况、集体预习(“课前”的操作环节)等。
2、平行班生活学习小组的管理
(1)任务管理。根据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学习任务。根据任务的难度,学习小组可以有相同的任务,也可以有不同的任务。学案部分可以是共同的任务,也可以是有区别的任务;练习部分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由学生认领任务。任务下达或选定后,由学习小组组织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2)目标管理。每个阶段让每个生活学习小组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阶段结束后对照目标进行小结反思,总结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查找问题,拟定对策。
(3)评价管理。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状态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积极地评价管理,看小组成员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及组织秩序;以上一阶段目标达成的情况为依据,对小组进行公开合理的评价;根据“精彩展示”、“质疑对抗”的具体表现,对所有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并定期评选优秀生活学习小组,实施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