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需要提高的能力
丛先梅
班主任是班级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推行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指战员,他们担负着安排班级工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照顾好学生生活等各项重任,自身素质的高低对班级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班主任要挑起班级日常教育生活的大梁、担起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就必须具备谋划班级学习的主方向、开展思想工作、总结工作经验、理顺各方关系、动用班级骨干处理好班级日常事务的能力,以自身过硬素质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带领全班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
提高谋化能力,成为谋划班级工作的“高手”。
新学期开始,班主任不论是接新的班级,还是带领老班级,班主任都要依据班级特点、学期学习任务,谋划好全学期的工作,列出重点,布好局,明确全学期全班努力的方向。班主任要提高自己的谋划水平,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学期教学任务,摸清学生底数,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所谓明确学期教学任务,就是要全面掌握学期教学安排和学校学期工作计划;摸清学生底数,就是全面掌握学生各种情况,比如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状况等;形成自己工作思路,就是依据学期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现实状况,统筹安排好班级工作,明确本学期努力的重点方向,制定出班级工作的路线图,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二是抓住重点学习任务,兼顾一般工作。对于班级工作而言,由于学生学习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班级工作在每一学期,第一时段的特点和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每个时段的工作重点也不相同。因此,班主任在筹划班级工作时,决不能一线平推,平均用力。班主任要依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对班级工作作出适合时宜的调整,要紧紧抓住各时段的工作重点,以重点工作带动一般性工作。三是积极预测未来形势,工作要有前瞻性。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视角,预测出学生学习发展情况,对班级的未来发展作出合理评估,对将要出现的对班级和学生发展不利事情作出预测,未雨绸缪,做好各种因应措施。要重视在预测未来中把握班级发展的方向,牢牢掌握住班级前进的“方向盘”。
提高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能力,成为教育谈心的“能手”。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情感,及时为思想上有困惑的学生做好谈心疏导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技能。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思想触觉十分敏锐的人,这样他才能时刻体察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各种情况,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然后,依据学生的情况做好谈心工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排忧解难。比如,由于很多现实的原因,有的小孩随着父母在外打工,自然也就在父母的打工地就近上学。因为地域的差异,外地生的语言与当地的不太一样,生活习惯也不相同,他们在学习上感到吃力,生活中也难以跟其他同学融为一体,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阴影,平时沉默寡言,学习成绩跟不上。还有,有些学生是留守儿童,平时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纪已高,精力有限,难免对他们照管不过来。他们要么调皮捣蛋,不按时交作业;要么无精打采,学习不积极主动。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困难,觉得自己吃穿住都跟不上人家,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电视等传媒不停的向学生传递着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有时会使学生产生兴奋、忧郁、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造成学生思想波动,不安心学习。这些,班主任要第一时间的体察到,然后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谈心工作,及时的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去除他们的困惑;生活上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安心学习。
提高处理关系能力,成为处理关系的“好手”。
如果说,一个班级的同学与同学、同学与班主任之间是内部关系的话,那么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与任课老师之间、班级与学校之间、班级与学生家长之间等等就是外部关系。班主任如果不善于协调内部关系,就不能很好地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如果不善于协调外部关系,就不能给班级发展的增添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动力。对内关系而言,班主任要运用各种方法,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班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优生与差生之间等各种关系,让他们合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比如,通过开展“男生女生”活动增进男女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友谊;通过各种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来增进同学间的团结等。至于外部关系,班主任要处理好与任课以及学校其他老师之间的关系,多与任课老师沟通,可以及时了解各学科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的课堂情况和学习情况。多与其他老师交往,可以增加信息来源,学习他人的工作经验,利于提高自己的各种学识。处理好班级之间的关系,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班级管理,活跃学习气氛,拓宽学生的交往空间,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利用家访、电话交谈、互相通信等形式,因地制宜的与家长做好交流,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形成互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教学,要想尽办法,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同时在处理关系时又要防“俗”,比如,不能利用关系对学生实施监控;不能因某个老师一时的评语而给某位学生穿小鞋;不要在家访中随便向家长告状等。
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成为班级管理的“强手”。
班级的日常事务相当琐碎、繁重,班级的每一项事务,不管大小,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班级管理搞好了,可以促进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班风形成。因此,班级管理能力的高低,集中反映了一个班主任的能力与才干。如何搞好班级管理呢,我看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配好干部,加强班干队伍建设,构建班级管理体系和班级良好秩序。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其二鼓励班干部大胆管理,要求他们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在学习上取得更大进步,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三对于某些事务,要放心大胆的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也减轻了自己的工作压力,而且有些事情让班干去管比班主任新自去管较果可能要好得多。这样班级管理体系构建好之后,慢慢的自然而然的会形成良好班级秩序。二是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之下,制定出适合本班实际的管理措施。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可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好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制定班级管理措施,让他们在制定管理措施当中,深刻理解和领会管理措施的目的和作用,才会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的遵守。三是创造条件,利用多种形式让所有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来,形成管理的合力。四是要多向他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采用现代的管理方式。总而言之,班级管理好了,就会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为同学们真正创造出一个优良的内部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