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互动合作,兴趣盎然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互动是师生的心声。教师要善于让自己上的课“流动”起来,让学生在交流与互动中焕发活力,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诱发他们良好的思维情感,在学习中碰撞出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是生,生亦师,这正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交流合作在碰撞的思想里产生全身心愉悦,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而生本教育追求的尊重生命,而生本教育追求的尊重生命、尊重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己的舞台,它是每一个学生的“表演舞台”。在语文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学生乐于质疑,敢于批判,互动合作,兴趣盎然。
例如,在教《在山的那边》中,放手学生让他们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是设了一个疑点“山那边的山啊,为什么是铁青着脸?”并以小组合作朗读擂台赛形式来朗读。每个小组在讨论、分析、交流、总结后用最适合本组的朗读方式去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有效,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
生本课堂就是要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课堂教学,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共同体的环境中,每个人的思维有了重新丰富的空间,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也有了重构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好学的课堂,生命燃烧的课堂。互动,让语文课激情习气。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运用创设情境、二度创造、互动合作的有效教学策略,才能有利于学生生命生成并不断完善,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阳光中尽情舞蹈,才能开出更美的花朵,才能更好地导引学生的人生!让生本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09-01.88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7期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2008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