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校长,应当使自己手下的教师有一种安全感。
⊙如果校长将自己想象得太好,就很容易将教师看到很糟。
⊙一所学校不能吸引好教师,已有的好教师也可能留不住。
⊙善于约束自己嘴巴的校长,会在行动上得到更大的自由。
⊙学校的工作没有做不等于没有错,没有做错不等于做得对。
⊙校长不要说得过多,因为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校长只有很好地听取教师的意见,才能更好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教师的价值体现在是否有用,学校使用教师的效益体现在能否用好。
⊙校长与教师之间如果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就容易成为力量的聚合体。
⊙校长要证明自己的领导能力强,那么,就要首先证明能够领导好自己。
⊙没有不好的学校,只有不好的校长。一个好校长能够塑造一所好学校。
⊙建设和谐校园只是手段,促使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才是目的。
⊙只有教师每前进一小步都受到校长的鼓励,教师才敢尝试迈出更大的步子。
⊙激发学校的活力就要挖掘教师的潜力,发挥教师的潜力就能增强学校的活力。
⊙当一个校长对教师作出承诺时最好留一点余地,当兑现承诺时最好多一点给予。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如果不能互相信任,多数集体的决策都不会有好的效果。
⊙对于学校如何管理,有争论并不是坏事,而有争论却不去争论才容易成为坏事。
⊙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可用”还是“不可用”,就要看是“管用”还是“不管用”。
⊙校长领导艺术成功的标志之一是:当事成之后,教师均认为“事情是我们自己做的”!
⊙如果校长个人凌驾于学校领导班子之上,学校领导班子就会成为校长个人的工具。
⊙校长能否管理好学校,关键在于用人,而用人就是用苦恼,把人用好了就没有苦恼。
⊙优秀教师犹如企业中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优秀教师的学校,才是最大的赢家。
⊙我们常说“教学常规检查”,其实,“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所以,“好习惯养成常规”也要检查。
⊙校长要使自己的管理方法或措施不被教师反对,首先要令教师不反感这些管理方法或措施。
⊙校长与教师之间没有相互信任,也就不可能有相互忠诚,尤其是不可能使教师对学校忠诚。
⊙校长一定要懂得这么一条铁律:对学校管理过程的关注要远远大于对学校取得成果的关注。
⊙生活只回报努力,不回报借口。所以校长管理不好学校就少找一些借口,多进行一些努力!
⊙别指望校长的权力会给校长带来威望。给校长带来威望的是品德、情感、学识、能力等因素。
⊙愈是缺点多的校长,往往也会愈关注教师的不足;愈是没有分量的校长,往往也愈怕被别人架空。
⊙除非校长知道教师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否则校长将很难使教师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样的人。
⊙如果只想让教师们听你校长的指令,那么当你不在教师们身边时,教师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指令了。
⊙学校需要一流的教师,但是更需要使一流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而营造这种环境最关键的因素是校长。
⊙没有民主,干不好事情;没有集中,干不成事情。所以,校长在管理学校的时候,既要“民主”又要“集中”。
⊙忠告校长:切莫以你自己为模型来复制你手下的教师。有个性的教师比没有个性的教师更容易将工作做出色。
⊙校长要善于与教师分享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的观点。教师分享得越多,校长得到的好建议也就越多。
⊙将拿破仑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套用到校长身上就是:“不想当教育家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
⊙很多校长很讨厌教师发牢骚,其实,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校长如何管理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就如何管理教师,教师也就如何管理学生。所以,校长如何管理中层干部是关键的关键。
⊙如果说一个蹩脚的观念是可以抹杀一个时代的话,那么一个只知道当“传声筒”而没有自己办学理念的校长不是足以抹杀一代人吗?
⊙如果学校能够为教师着想,教师也就能够为学校着想;如果学校能够为教师投以十分的关心,教师也就能够为学校报以百分的热心。
⊙一个校长不教会教师从教育本身获得爱,校长自己怎么可能长期地支付爱;一个校长不教会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怎么可能给予学生幸福?
⊙校长对教师说话的时候少用“我”与“你”,多用“我们”与“咱们”。因为“我们”可使校长与教师站到一块,“咱们”能让校长与教师走在一起。
⊙对于校长的“领导”,不在于如何去“管”人,而在于如何去“影响”人,让教师“主动”地做他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把校长的职责定位在“引领”和“指导”上。
⊙校长不知道教师想什么,校长想什么也会或不着边际、或不被教师所接受。知道教师最在意什么,教师的意愿就会在校长的把握之中。校长出台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措施也就更有针对性。
⊙现代校长能力正在呈现两方面显著的变化:一方面校长的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增强了;另一方面校长的指导课堂教学能力却变弱了。这不但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而且要促使我们去改变这种状况。
⊙一个青春期教育没有做好的学校等于这个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做好。20世纪最大的发现是人可以通过改变内在世界而改变外在世界。青春期教育就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内在世界而改变外在世界。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管理之管理”,这种管理实际上是师生对学校的管理文化已经形成了“文化认同”,已经将各种行为规范内化到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之中,良好的行为已经成为自觉意识。
⊙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之所以是文化管理,不仅因为文化具有适应社会的功能,还有引领社会进步的功能。学校制度再严密也有漏洞,制度永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有漏洞的地方就要靠文化去弥补。
⊙校长们都知道学校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的管理,但是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有些新上任的校长常常是搞学校文化管理的破坏性工作,导致学校的文化管理没有延续下去。究其原因就是校长群体内部没有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俗话说得好:“事因人成,业因人兴”。学校管理成功的真谛在于发挥教师的价值,发掘教师的潜能,发展教师的个性,校长与教师构筑“共同愿景”,把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治校方略内化并外显为教师的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