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对大学生的音乐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高校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尽快的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笔者基于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在此指出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问题;创新
一、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乐之邦,比较注重音乐方面的素质培养,具有独特的音乐教育艺术和文化价值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实现了很大的变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不仅培养出大批的优秀音乐人才,还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模式,为我国的音乐教育面向大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
正确的意识对人们的行动有良好的引导作用,当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相对滞后的很大原因就是缺乏对音乐教育的正确认识,导致了音乐人才教育目标的不完善实现。音乐教育不仅是我国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全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音乐教育存在的很大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音乐人才天生的,是有一定的音乐天赋,还需要从小学习,才能够实现艺术修养的提高。二是,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只是存在于形式,大多认为音乐教学只是娱乐身心的作用,并没有上升的艺术层面。
(二)音乐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尤其是一些急功近利思想的渗透,很多人对音乐教育存在的偏差,使他们不愿意终身从事音乐教育教学职业,这就导致了在教育行业选择音乐专业的人越来越少,也造成了我国音乐教育教学人才队伍的薄弱,甚至在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并不是出身于音乐专业,二是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投入到教学之中,无论是其专业知识、技能方面还是音乐素养都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由此可见,师资力量薄弱是音乐教育中一个严重的障碍。
(三)学生音乐知识系统的不完整
我国音乐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学生音乐系统的不完整。职业技术学院的产生是随着我国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多而发展壮大的,就职业技术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讲,很多学生都不具备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没有受过专门的音乐理论的学习,一些学生连基本的音乐常识都不懂。例如关于钢琴教学方面,很多学生都不知道钢琴是一件和声乐器,在钢琴弹奏中的看乐谱这一点,很多人都是义务所致,还有一些人仅限于懂得一些皮毛,还要一个个去数,去算,去查。还有关于一些世界名曲很多也不知道其出处、作者是谁等等。这是我国学校职业学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其教师本身音乐知识的缺乏和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合理等问题。
三、创新音乐教育,解决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一)更新教学观念
针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要创新音乐教育,解决问题,首要问题就是更新教学观念。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我国的音乐教材进行重新编写,那么高校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方法与活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欣赏相应的音乐作品,用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老师向学生展示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的作用。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科学的教学体系是实现音乐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各个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掌握的音乐知识和基础,积极的探索合理的音乐知识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音乐教学知识,为他们的音乐学习奠定基础。在音乐教学体系的建立中,可以将高校的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基础,建立起复合、多元化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展示音乐理论知识,将实践和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机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表达和感受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1、开放式的教学
开放式的教学就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学会在学习中不断的探索,提出疑问,并养成自我思考的良好的习惯。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笔者认为,老师要改变以往的一个人的舞台的状态,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较多的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动手、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2、互助式教学
互助式教学就是利用一切手段尽力的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其主动的参与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去,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整个大集体中的重要作用,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自信,在整个集体中,全体学生的优势互补,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促进知识的建构,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和协作意识。在互助式的教学中,较多的选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各个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能够分工合作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从而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作用,为团队尽一份力,实现个人的价值加强合作和团意识。
(四)更新教学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被迅速的运用于高校的教学中,例如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单纯的黑板教学的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信息量大,形象突出,是结合声音、形象和文字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艺术来讲,其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活跃的因素,能够通过其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艺术性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应当充分的运用教学手段,实现艺术性教学。
(五)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对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的培养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还要大力的引进音乐教育人才,有计划、有组织的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建立起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体系,着力于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要注重音乐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师本身,也要以争取的眼光审视自己,要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主动的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知识技能,还要实现音乐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提供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机会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提高,而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具有较强演绎性质的学科,丰富的实践是实现音乐教育创新的基础。在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艺术节、音乐会或者音乐表演比赛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充分的展示他们的才能,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学生的意志、进步,不断的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人格,实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