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谈高职教育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职教育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互联网 sk006 | 王灵芝 刘义青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    迁移能力    培养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利用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在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条件、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就业的严峻现实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识到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进而探讨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迁移能力和学科迁移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 迁移能力 培养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特别是近十年,取得了很大成就。从高职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地位确立,到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从办学模式逐渐清晰,到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可以说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不能越过的问题是: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仍有一定差距,人才市场的竞争力不大。本文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高职教育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二是高职教育自身问题。关键还是后者。现在有些高职院校的高职教育存在认识误区,片面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社会认可性较差。

  如今,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职业修养深厚、敬业爱岗、技能高超、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型应用性人才。要与社会市场需求相适应,高职教育就必须做到,不仅要训练学生掌握职业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提高迁移能力。

  一、何谓迁移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其中积极的影响称之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称之为“负迁移”。运用科学方法可以促进学习者克服消极的负迁移,产生积极的正迁移。研究者认为,不但人的动作、技能等外部行为可以通过迁移训练得以改进,而且人的内在思维能力、创造力、心理质量也可以通过科学的迁移训练方式得以改进与提高。通过一系列有意识的迁移训练能够做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此时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即为迁移能力。它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迁移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以一个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发挥内在的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教育培养迁移能力的必要性

  只有真正适应社会时代需求,高职才有永久生命力;做为有生命力的高职教育,必须要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部提出的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所谓高技能人才就是有创新性、有技术的职业精英,与“岗位技工”不能同日而语。如果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过分强调机械性、重复性技能的训练,而忽视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很难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创新能力离不开迁移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教育教学特点的需要。

  与普通本科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本质也在于它的“职业性”。高职教材和教学内容重点都是紧紧围绕职业知识来选择,涉及职业以外的知识较少。而且,通常高职教育的年制是两年或三年,那么在有限的两年或三年的学习中,职业技能知识的学习已经够紧张了,很难再以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其他非职业性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高职教学除了职业技能知识的内容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是迁移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工作目前还不够十分完善。尤其是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条件有限。虽然各高职院校已经深刻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提倡“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并且努力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但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实践教学条件还很有限,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结合还需要一段时期的努力,尤其针对文科的高职教育。这就必须在教学中不限场地、专业、内容,利用各种实践机会,引导学生成为知识探求主体,才能够将有限的实践教学条件无限化。此时教学中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四)大学生就业严峻现实的必然。

  现如今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就业严峻的现实很难让毕业生找到对口的职业岗位。如果是纯粹的应用型人才,常常因其专业面、知识面的相对狭窄,在就业市场上缺乏广泛的适应性。这就需要高职教育在注重其职业性特色教学时,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培养出的学生具备“专”兼“转”的能力,也就是既是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又具备了胜任其他职业岗位的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的现实需求。

  三、迁移能力培养的教学措施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特性是:“在学中做,做中学”,那么在围绕“学”与“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培养学生在知识、方法和学科等方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即:知识迁移、方法迁移和学科迁移等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迁移能力,高职学生才能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合理运用知识进行思考、解决实际的职业问题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知识的学习是我们了解事物、掌握科学发展规律的基础,决定着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等方面。不具备知识学习的能力“高素质”无从谈起。因此,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学的首要任务。

  首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习惯。学习态度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没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知识迁移无法实现。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灌输有意义的学习观念。采用多种实际生活案例设计情景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变传统“接受”式学习为“内化”式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其次,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无论是教师精讲理论还是实践教学中,都要做到讲清各个知识点,然后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知识点辐射到知识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学透彻学通贯,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成完整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结构。再通过情景模拟教学,锻炼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灵活转换和应用的能力,使知识结构得以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这种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够使已有知识转化成对新知识探求的动力,点燃学习激情,激发创造潜能,成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必备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杂志,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441/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魅力中国《魅力中国》
《魅力中国》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390/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理论探讨 、...
青春岁月《青春岁月》
《青春岁月》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035/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基教科改、...
专利代理《专利代理》
《专利代理》杂志,于201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332/TB,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专利分析...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杂志,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748/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管...
歌唱世界《歌唱世界》
《歌唱世界》创刊于2011年,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 《歌唱世界》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