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提升造句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提升造句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互联网 sk006 | 余志华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造句类型;造句方式;词汇习得;词汇教学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本文以传统的造句法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造什么句和如何造句的基础上,证明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采用一些具体的造句类型和造句方法有助于实践各种词汇习得理论,从而提升造句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造句类型;造句方式;词汇习得;词汇教学

  一、导言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 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这表明词汇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词汇习得也越来越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重视。比如,Lewis(1993)提出词汇习得应该成为二语习得的中心(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has assumed….,the central role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NorbertSchmitt and Michael McCarthy, 2002:237)。又如,乔姆斯基在他最近的理论中也更加重视词汇习得,因为词项包含丰富的参数设置、其它语法特征和语义解释所需的属性规则(Muriel Saville-Troike,2008:49)。由此可以看出,词汇教学应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词汇学习的好坏也应成为衡量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目前关于词汇习得的主要理论有:词块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语境理论;交互理论;偶然词汇习得理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词汇教学(樊永仙,2009:28)。关于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认知法、交际法和全身反应法(何广铿,2001:50-76)。那么如何将这些教学方法与词汇习得理论结合起来呢?作者认为,传统的造句法不足以实现词汇习得理论的指导作用,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具体分析。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造什么句和如何造句,并解释这些具体的造句方法和方式对词汇教学有何种促进作用。

  二、造什么句

  2.1. 定义句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樊永仙,2009:38-42),我们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抓住一次多以现象,全面了解词义。(2)掌握构词法,扩大词汇量。(3)了解隐喻概念,认清词义演变过程。将这三方面归结为一点就是:词的意义是了解词汇、扩大词汇量的物质基础。我们造定义句正是要夯实这个物质基础。定义句是指学生在新学一个单词时,以下定义的方式给它造句。定义句的实质是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概念和已学的单词来解释和描述新学的单词,其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学生对该单词的理解程度;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背景知识。显然,学生在以上三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能苛求他们所造的句子有多么标准或准确。但是通过定义句,学生可以反过来从这三方面促进自己。首先,能够加深对单词意义的理解,其次,可以复习已学的词汇和句法,再者,可以将自己的知识概念清晰化。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母语知识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下定义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自己造句,告诉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英文水平不够高或者造出的句子不够好。因为只要他们用心去想、用心去造,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旦学生养成了这种造定义句的习惯,就能增强他们对单词意义了解的程度,提高单词记忆的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英式思维。

  2.2举例句

  举例句实际上是定义句的一种延伸,因为在对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定义后,我们通常会

  举一个例子。那么我们为什么分开讨论?因为它比定义句更加简单实用。换言之,造定义句也许对某些学生还有一定难度,但是造举例句却适合所有学生。举例句是指学生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给新学的单词举个例子。这些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背景、生活经历甚至隐私等等。比如学到单词eccentric(行为古怪的)时,学生可能直接举一个例子:My neighbor is eccentric。别人不一定能看懂,但他自己却很清楚。因为他对自己那个古怪的邻居印象很深。再如,学到unique时,当他了解到该单词是独一无二、很特别、唯一之类的意思时,很可能就造一个很简单的句子:She is unique to me。这里的she当然是指他爱恋的女孩子。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举例句以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为理解基础,以刺激学生的个人情感为记忆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新单词的意义一目了然。该造句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即学生通过赋予新单词独特的个人色彩,能够“占有”和“驯服”这个单词,成为其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介绍这种造句法时,要向学生说明个人兴趣和实际生活的重要性。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很熟悉或者很敏感,就引导他们用新学的单词来造这方面的句子。总之,举例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培养他们主动使用英语的习惯。

  2.3搭配句

  根据Lewis的词块理论(樊永仙,2009:31-32),词汇块(lexical chunks)是词汇和句法之间同时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结构,它们可以分为四类:(1)词、短语。(2)搭配词。(3) 惯用语。(4)句子框架和引语。Lewis还提出,应该把词汇(块)而不是语法作为语言教学的中心,因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组成,而不是由词汇化的语法构成(language consists of grammaticalized lexis, not lexicalized grammar)”。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造句法中,表明我们造句时要充分利用词的搭配关系,搭配句应该成为主要的造句类型。以上所说的定义句和举例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词的意义。搭配句则能够让学生掌握词的用法。意义是词的躯体,用法是单词的灵魂。学习词的各种搭配关系,就是掌握这个灵魂的核心所在。首先,我们根据英语的主要词性来看有哪些搭配形式:

  2.3.1名词性搭配:一是和什么语义特征的形容词构成修饰关系;二是与什么语义特征的动词构成主谓或动宾关系。

  2.3.2动词性搭配:一是它和什么语义特征的名词构成主谓或动宾关系;二是由什么语义特征的副词来修饰;三是和什么介词短语构成状语修饰关系。四是及物动词后面接名词性成分还是接从句作宾语。

  2.3.3形容词性搭配:一是它修饰什么语义特征的名词;二是它由什么语义特征的副词来修饰。

  2.3.4副词性搭配:它可以修饰什么语义特征的动词、副词和形容词。

  2.3.5介词性搭配:一是它和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二是和动词构成动词短语。

  2.3.6 连词性搭配:主要是指搭配什么语法功能的从句。

  不难看出,英语的搭配种类和形式十分复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教学生哪些搭配结构呢?Rosamund Moon曾用多词词项(multi-word item)这一术语来描述词汇之间的固定搭配关系(fixed collocations),并指出词的搭配结构是多词词项的主体。在讨论教学中应该教哪些多词词项时,他特别提到了Suzanne Irujo的建议:多词词项的教学“应该根据其使用频率、有用性、透明度及其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简易度而仔细挑选(multi-word items to be taught should be‘carefully chosen on the basis of frequency, need,transparency, and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implicity’)(Norbert Schmitt & Michael McCarthy,2002:40-61)结合到本文的造句法,我们在教授某个新词汇时,可以挑选出其最常见、最有用而又够简单的搭配结构来让学生造句,达到窥一斑以见全豹的教学效果。总之,学生造搭配句能够提高他们的词汇搭配能力和词汇使用的准确性,使他们用起词汇来更加得心应手。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曾用刊名:植物资源与环境),1992年创刊,主要刊登植物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和物种保护,自然保护区与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植物在保护和美化生态...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九江学院学报》杂志,季刊,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九江学院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
自动化仪表《自动化仪表》
《自动化仪表》杂志,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501/T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系统集成...
阅读与作文《阅读与作文》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月刊)创刊于2000年,是由长春出版社主办的语文辅导刊物。本刊伴随广大少年儿童走过成长的各个阶段。丰富的文史知识,经典的文化常识,学生习作评...
中华胃肠外科《中华胃肠外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月刊,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山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当代蔬菜《当代蔬菜》
《当代蔬菜》在农村有着相当的影响力。是一份面向全国城乡发行的致富类综合性报纸,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传递农业市场信息、传授脱贫致富经验、解答农民疑难问题...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