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让音乐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绽放——浅说音乐与语文教学的契合
让音乐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绽放——浅说音乐与语文教学的契合
来源:互联网 sk006 | 马家骐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音乐;语文教学;整合;情感熏陶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摘要]:音乐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基于对语文教学学科性质的重新认识。在新课标的冲击下,音乐与语文教学的课堂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改变了语文教学中传统、简单的文本分析形式,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增进了语文学习的效果。

  [关 键 词]:音乐;语文教学;整合;情感熏陶

  古往今来,许多教育家及中外名人都十分重视音乐的教育功能。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雨果也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韵。”教学实践表明:无论对于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课堂上渗入音乐,都能发掘学生兴奋点促使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心灵达到美的境界。那么,如何将音乐巧妙地引入语文课堂,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上响起来,让音乐艺术之花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绽放呢?

  一、在讲读课文前采用音乐导人:抛砖引玉、创设氛围、调节情绪。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如于老师所言,在教师将学生引领到未知领域的征程中,敲好这“第一锤”,敲响这“第一锤”,显得至关重要。用音乐导入,可以营造与课文意境相和谐的气氛,创设情境,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赏析文本奠定感情基调。

  ㈠、抛砖引玉:曲在此而意在彼。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采用音乐导入新课,目的为了“引出”,它是一折“垫戏”。垫得好,可起烘云托月之效,曲已是“百尺竿头”,意却要“更进一步”。比如,在教学林嗣环的脍炙人口的《口技》一文,我精选了《百鸟朝凤》中群鸟朝贺一段乐曲,一杆唢呐,吹得整个课堂群情雀起。这时就势导入:小小一杆唢呐便把群鸟欢腾争鸣之声摹拟得栩栩如生、惟妙维肖,实为难得。然而,今天,我们要来看一种,不,是听一种无须借助任何乐器,仅凭一张嘴,就能摹拟各种声响的更为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口技(板书课题)。一时间,学生就被“撩拔”了起来,踊跃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当中,其热情之高涨不言而喻。

  ㈡、创设氛围:以求得引人入胜。

  不管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只要教师能让每一个同学“入戏”,可算得是教学上的高境界了。这里创设氛围便尤其显重要。播放的乐曲能让学生因其喜而喜,因其悲而悲,因其怒而愤,因其虑而忧……从而进入角色,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矣。比如,《三颗枸杞豆》是一篇深含哲理的美文,文章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紧时间,抓住生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的深刻道理。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先罗大佑演唱的《童年》,以求引人入胜。并要求学生听后以简短的几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以乐曲带入新课,并为学生理解作品作一个铺垫。

  ㈢、调节情绪:让学生轻松学习。

  有些文章,特别是说明文,很难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中恹恹欲睡的情形也时有发生,因而讲说明文,我们更应注意注入“音乐的阳光”。如在讲《中国石拱桥》时,以欢快的民歌《小放牛》导入,随着“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压了一道沟嘛依呀海”乐曲流荡,学生马上兴趣盎然,从而以愉悦、轻松的情绪进入这节课。

  二、在讲读课文中适当播放音乐:感染学生、陶冶情操、活跃气氛。

  讲读是为了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由于学生情感经验的缺失,理解文本难免肤浅,甚至有困难。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在讲读中引入音乐,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带着自己的独特体验去解读文本。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样可以适当的让音乐的阳光洒向课堂,感染学生。例如,《安塞腰鼓》是一篇宏扬激荡生命,歌颂磅礴力量的文章,文章气势恢弘,词语简洁,语句铿锵,节奏鲜明,表明了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而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的情景。在教师表情范读文章后,学生配乐小声跟读。教师提出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的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热烈、豪放”等总体印象。此时,教师再次播放《锦绣中华》,让学生边听边默读文章,思考文章在内容、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准备就这些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这些内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高原人跟文中恢宏气势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领会到黄土高原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领悟到黄土高原人“日月之行,若出其里;星汉灿烂,若出其中”的豪迈气慨。

  三、在课文结束时采用音乐煞尾:巧留余韵、余音修长、绕梁三日。

  语文教学是美的艺术而不应该只是技术。一篇美文,往往会产生“余音绕梁”的美感。一堂好课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㈠、音乐煞尾:重申主题、画龙点睛。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波澜起伏,用音乐妙助结尾,可以为课堂创设高潮,对文章的理解达到另一个高度,学生的思想也会在音乐声中得到升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教学著名作家萧乾的《枣核》时,开头我选用了《我的中国心》引入,使学生一下进入歌曲创设的氛围中,结课时,我又精选了另一首表现对祖国深切眷恋情怀的歌曲《指南针》,随着曲中“我出生在指南针的故乡”、“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都不能改变我的心”、“祖国是我的根……”的深情倾诉,《枣核》一文中身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拳拳赤子情也随深情的旋律一泻如瀑。

  ㈡、音乐煞尾:水到渠成、自然结篇。

  课堂是需要亮点的,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与课文相呼应的音乐,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课文的精髓与音乐的灵魂融为一体。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感染力自然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单纯的文字,还是文字背后的深厚情感。再有,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对提高课堂效果无疑是大有益处的。如我在教学宋学孟的《柳叶儿》时给学生演示了一道“探究学习”课件:抢柳叶儿吃,这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童年的我却感到无穷的乐趣,在这乐趣中你是否品味到别样的滋味?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面对着“我们今天饭桌上的佳肴”,你又想跟同龄人说点什么?就在学生陷入深思的当儿,我悄悄的播放了儿童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课文的内容借助音乐形象再次得以烘托渲染,不仅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家具与环境《家具与环境》
《家具与环境》报道家具与环境科学的发展,设计思想及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市场销售,普及科技知识,经验介绍,信息交流,专题研讨等。 《家具与环境》杂志现已停刊,具体复...
世界地质《世界地质》
《世界地质》杂志季刊,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原名: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创刊于1994年,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主要宣传和普及WTO有关规则,研究我国入世之...
太阳能学报《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082/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术札...
规划师《规划师》
《规划师》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210/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规划管理研究...
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杂志,双月刊,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