㈤、改革评价,培养自信,是转化的良策。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们要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对待学困生我们要看的是他们的进步,他们的提高。可以用每次比前一次提高多少来给他们评价,让他们看到希望。如在平时测验时,要有意识的出一些较易的题目。我的做法是分A、B两张试卷,并有意识的让学困生做A卷(题目较易),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学好,也能够获得高分。在考前,还应对学困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对他们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促使他们努力复习。这样,他们经过努力,也有得到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差人一等的想法,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㈥、家校携手,适时沟通,是转化的合力。
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态度、方式、价值观、人生观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再说,家庭教育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学困生的家长一般都有两种教育方式,要么漠不关心任其自然,要么要求过高学生难以达到就非打即骂。教师应多和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协助老师转化学困生,让爱和教育的围墙没有缺口,使他们不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都能置身于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他们的智力、情感和个性健全地发展,使之逐步跨入先进的行列。
古人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河。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在反复中逐步提高的,只有重视点滴积累,才能成功。学困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用善心对待他们,用爱的眼光去温暖他们;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宽容,多付出几分辛劳,就一定能把学困生引导好、教育好、转化好,使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为孩子的明天拖起一轮金灿灿的太阳。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丹娅.应对数学学习困难生的”政策”与“策略”[J].南京:时代数学学习.2006,5、6.
[3]刘洪元.关注学困生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法宝[J].徐州:徐州教育科研.2009,2.
[4]夏留网.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 [N].南京:江苏教育报.2009年.
[5]肖杰.根据学困生特点开展数学教学.[J].南宁广西教育.2004年35期.
[6]马肃霜.学困生能转化吗?——从多元智力理论看学困生及其转化.[J].北京班主任.2005年12期.
[7]蔡永庆.浅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J].上海:上海教育.2004年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