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在教学中存在很多理论性强又抽象无法用生动的例子解释的东西,教和学都很困难。重视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通过有效整合有关的录像、CAI课件、PPT课件,实现现代化的、较为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在多年传统生物化学教学的基础上吸取大量的因特网上各种信息资源,结合我院学生实际情况,制做了适合本专业的生物化学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不断充实、修改、完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设计以多媒体信息作用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学习,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获得大量信息,由于多媒体的交互应用,形成了声、光、形、色、动等视觉、听觉上多方位的作用,对那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如:DNA 的生物合成、RNA 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等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从理论到空间想象力的转换。从静态到动态的思维转换。所以,多媒体教学法有利于最佳教学效果的获得。
2.4.2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是教师授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上课就是发现问题与解惑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人生阅历和已积累的知识出发做出提问,从一个朴素的现象人手,也可从一个错误的结论人手说明是非。如:讲糖代谢时提出人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亡呢?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物化学变化?生理病理变化?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举一反三。
2.4.3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
教师以教科书为中心,按章节内容作系统重点介绍,生物化学内容繁多、深奥,这就需要教师在讲字上下功夫。因教师的渊博知识只有通过讲才能传授给学生,所以,讲课时要语言流畅,比喻生动,教材熟悉,内容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将书面语言以通俗的方式表达给学生,使学生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激发,甚至他们会期盼下次授课。
2.4.4将科研理论和新知识融入教学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大部分院校普遍重视理论课的教学,但授课内容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通常感到所学内容比较枯燥。再者,生物化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知识、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果只局限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则很难提高学生的兴趣,很难与重点大学的教育水平接轨。因此,在理论教学中,笔者尝试将科研理论和新知识融入教学中。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将科研理论和新知识融入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由于生物化学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实验教改的新形势下,还需不断探索,更新观念,用新思维、新观点、新方式改革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2.5建立合理的考核方式使考核方式和谐化。
长期以来,灌输加考试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变成了考什么就讲什么的教学,教学中满足于画、抄、记、背的局面,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改革考核方式,使考核能多层面、多角度体现学生间的差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中,一直坚持多种考核方式并存的方法,使得考核更加反映学生的实际,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使考核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平时和期末相结合的方法。即平时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70%的考核方法,平时注重考核学生的纪律情况、课堂表现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最后按比例计人总成绩中。这样的考核方式,克服了一考定成绩的不良现象,是反映出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考核。(2)开卷考试。在波谱解析、天然产物化学等选修课教学中,实行了开卷考试,让学生结合选修课所学的内容,完成一份答卷。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进行,同学们积极主动去图书馆、系资料室、上网查阅文献资料,与教师讨论确定自己交卷的主题内容,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和确定好的主题内容完成自己地答卷,答卷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有的同学拟出了一套波谱解析考试题,还附有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试题质量分析等;有的同学针对某一感兴趣的课题做了一份立项开题报告;还有的同学针对果蔬中农药的残留问题提出了快速分析方法等等,考试结果显示:学生答卷的满意程度达到了90%以上,通过这样的开放式考核,同学们普遍反映对原本枯燥乏味的-I'-J选修课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且通过这样开放式的考核扩大了同学们学习的视野和知识面。(3)口试。对于实践性较强课程的考试,我们采取口试的考核方式,给出一个主题,在一个广大、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尽情发挥,展示自己的才华,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合理的成绩,通过这样的考核,把考核与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有效的发挥考核的检验、反馈、发展功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达到个性发展的要求。
营造良好氛围、创造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对我国教育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符合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新解,这显然是一种思想认识的升华和理论的突破。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为主、应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生物化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出宽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和特色。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贯穿素质教育,如何让更多的同学对学习积极主动,是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的一个大问题,只有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适应社会与时代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践和谐教学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实现和谐教学的目标,可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构建和谐的教学过程,就能达到实现和谐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陈中红. 和谐课堂构建的特征、要素及基本策略[J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3 :195-196
[3].陈丽艳,张学武,全吉淑. 创建生物化学和谐课堂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2010,33(1 ):69-70
[4].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钟凯,李宏基,郭豫杰.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生物化学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6):24
[6].林文珍.改进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 ; 23:215
[7].张冰,陈宝玲.高师院校和谐课堂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