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电视上我看了《养生之道》的节目,听了林海峰教授的讲座。他说:养生秘诀就是采取一种最简单可行的锻炼方法。如果这种锻炼再怎么有效,实行起来既费事又吃力的话,就如同空谈,毫无意义。他说这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动,动不动就动,随时随地的动,促进了血液循环,自然就健康。
这让我想起了写作。写作是令师生都头痛心烦的事。我们平常都把写作看得太郑重其事,隔两三个周才正儿八经搞一次写作课。可想而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是个什么样子。勉勉强强拼凑出一篇短文,却是地道的汉语式思维,不是时态出错,就是没考虑人称和数,破绽百出,不堪入目。
有关写作的教学策略和理论,我们都能谈得头头是道。可再怎么绝妙高深的办法,如果两三个周或一两个月实行一次,其结果不言而喻。打个比方:用斧头和筷子来敲你的头,你选择哪个。相信每个人都会选筷子。可如果用筷子天天敲,每时每刻去敲你的头,结果会怎样呢?恐怕十个头也会敲成木鱼。
面对目前写作的现实状况,我想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背。我们打小学习母语,不就是一路背过来的吗?背诵是写作的法宝。说它行之有效,因为它便于操作,易于实行。不占用时间,不浪费空间。动不动就背,时不时在背,什么都拿来背,见到什么背什么。日久天长,持之以恒,就背出了语感,背出了地道的英语,背出了信心。
动起来吧,背起来吧,“背”万卷书,行万里路;“背”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