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针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作为体育教师也应该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够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远远不够,应该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给学生进行心理和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也能够得到发展,做一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中生。 要从分利用可以时间开展丰富的校园体育活动(第二课堂),充分的发挥体育运动在身心健康、娱乐、协作等方面的作用,尽可能多的组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拔河、竹竿舞、足球射门、集体绳等集体项目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利用学校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活动的开展。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如有能力的话学校还可以组织心理教师开发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教学指导书或是参考书。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将心理辅导测试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科研改革相互结合。在进行体育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时,都应该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考虑进去,让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