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基于韦纳的归因理论
浅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基于韦纳的归因理论
来源:互联网 sk012 | 张婷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归因;学习动机;激发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学习动机是使学生获得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学习动机不仅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源动力,而且也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归因理论的了解和运用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归因;学习动机;激发

  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并维持学生学习活动,从而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1]学习动机是关系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的激发,就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隐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使其成为学习动机的直接动力[2] 它不仅为学习提供直接的动力,而且也制约着学习的方向和进程。激发学习动机是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积极的意义。了解并合理运用归因理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

  归因,起初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3]“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解释或推论。通俗地讲,人们找出行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就是归因。[4] 在动机理论中,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理解和所作的因果判断。这种理解和判断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行为选择,成为人的行为动机,所以归因理论是研究人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后果的认知(理解、判断) 来探究人的行为动机的理论。[5]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从归因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维角度。

  一、韦纳的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 ,1974) 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 (1) 自身的能力; (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3) 任务的难度; (4) 运气的好坏。这四种因素可按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标准来划分。

  第一个标准———内外因。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

  这个维度最早源于海德(F. Heider ,1958) [6],他认为:“一个人进行这样那样的活动,产生这样那样的行为必有其原因,要么是决定于外界环境,要么是决定于主观条件。并把行为原因分为两大类: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在心理学中,罗特( Rotter ,1966) [7]把内在、外在的归因进行了区分。他强调内部、外部原因的控制作用,他将人的行为原因分为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韦纳在海德及罗特观点的基础上,把内在—外在原因成分作为归因模型的第一个维度,认为这种分类使人们在归因时首先考虑到原因所处的位置,从而把不同的原因进行区分和归类。

  第二个标准———稳定性。从稳定性来看,能力和任务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和运气属于不稳定的因素。韦纳在运用一维的观点来分析行为的原因时总结出,同是内部原因,稳定性却不一样。例如,能力原因既是内在的又具有稳定的特性,而努力原因则是内在的不稳定的特性。两者虽是内部原因,在稳定性上表现却不同。同样,任务难度和运气属于外部原因,但两者在稳定性上表现不一。“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

  第三个标准———控制性。韦纳认为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着其成就动机。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而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则不会如此。如果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实在缺乏能力,即使努力也不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就可能失去信心。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由于考试太难,则不会影响自我价值感,也不会放弃对这门课的努力。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韦纳通过逻辑分析确定了三个原因维度, 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结合, 又可以把归因因素分为八种原因向度:(1)内部的, 稳定的, 可控的; (2)内部的,稳定的, 不可控的; (3)内部的, 不稳定的, 可控的; (4)内部的, 不稳定的, 不可控的;(5)外部的, 稳定的, 可控的; (6)外部的, 稳定的, 不可控的;(7)外部的, 不稳定的, 可控的;(8)外部的, 不稳定的, 不可控的。韦纳的归因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和实用的体系,并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对其学业成就因果关系的认知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习动机、学习期望和学习热情。教师通过学生的归因可以精确地了解其学业成就与心理变化的关系,准确地把握其学业成就的认知误区,为教育教学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二、充分利用归因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正确分析学生的归因倾向,对其进行归因指导

  归因分析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后果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结果和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又作用于以后的行为。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归因分析、指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归因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影响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把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于内在的、稳定的和可控制的因素上,如努力。当外在的、不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因素明显地影响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的时候,教师应通过归因分析,找出其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消除学生的消极归因,使他们重新获得继续努力的信心。

  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起不同的作用。如果把学习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任务简单和能力强,会有利于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失败的情况下,如果把原因归结为个人努力不够,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任务难、能力低,则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学习上经常遭受挫败的学生,因为他们往往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使他们从习得无助的失望状态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不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能看到可以成功的希望,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所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化工管理《化工管理》
《化工管理》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91/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程与施工...
审计月刊《审计月刊》
《审计月刊》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723/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育研究、C...
中国疫苗和免疫《中国疫苗和免疫》
《中国疫苗和免疫》(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联合主办,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大16开本。 《中国疫苗...
中国艺术《中国艺术》
并非《中国艺术》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国艺术》杂志,双月刊,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
宋代文化研究《宋代文化研究》
《宋代文化研究》(年刊),创刊于1992年,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为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全书共收录论文46篇,内...
支点《支点》
《支点》杂志,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829/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创业、温故、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