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评议、修改让学生参与,一次评改变为多次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大家的共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的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处于主体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为了提高学生改文的能力,笔者一方面由一次性评改改为多次性评改,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议与修改。有时在学生起草尚未誊抄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横向的交流,采用同桌互改,小组评议等方式,让学生受到启发,反馈自省,认真修改草稿;有时在学生起草过程中,教师抽阅部分学生的作文,将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学生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意见,以便学生发现、修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也有时学生誊抄上交后,教师先认真浏览,记录问题,发现共同性的问题,再次指导,尔后再让学生各自修改。这是全面反馈的修改,有利于解决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这种由学生积极参与的多次性评改作文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纵横往来的反馈交流中,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从而获得作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作文教学必须冲破始终由教师唱主角的习惯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的全过程,在命题、选材、立意、构思、评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在一系列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就会较快地提高作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华丽.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探微[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5)
[2]胡曦春. 作文不是教出来的[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08)
[3]张海彦. 简论新课改下作文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定位. 语文教学之友,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