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让学生在作文的全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作文的全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来源:互联网 sk012 | 王振义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学生;作文课;主体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本文指出在作文的命题、选材、立意、构思、评改等环节,学生都应处于主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的全过程,使其在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较快地提高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作文课;主体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指导课上,教师出题目,供材料,讲写法;习作课上,学生依样画葫芦,千篇一律;评改课上,教师评优劣,学生听结果。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教师大包大揽,扮演着“张口传授”的角色。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可总是收效甚微。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做到命题、指导、改文、讲评都有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让学生在作文的全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在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中提高作文能力。

  一、文题由学生命名

  命题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范围相对集中,使习作实践更有利于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但我们却往往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通过命题激发学生作文的热情、开拓学生的作文思路。如果每一次作文都由教师命题,时间一长,必然导致学生产生等待、依赖的思想,很难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而且教学中还往往出现教师的命题缺乏新颖感的现象。诸如《记一件有意义的事》、《记暑假中的一件事》、《记寒假中的一件事》,以及《我熟悉的一个人》、《我尊敬的一个人》等等题目循环往复,学生感到作文课索然无味,必然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命题是激发学生作文热情的关键一步,无论什么题目,都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乐意写的事,否则,不可能写出好文章。那么,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命题就不能过死。笔者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命题。在不改变训练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只确定习作范围。例如,有一篇作文训练要求是记一个“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结果有的写《我眼中的爸爸》,有的写《我的好老师》,还有的写《心中的妈妈》、《当兵的哥哥》等等,题目新颖,内容真实,文章有真情实感。

  二、材料让学生收集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在作文前颇下一番功夫,给学生准备好作文材料,作文课上大讲特讲,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编作文。这样做,出现作文内容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现象是不足为怪的,写出的文章也必然无真情实感。新课标针对这一现象,并总结了作文教学改革的经验,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笔者认为,从内容入手,是抓住了作文教学劳而无效的要害,是改革作文教学的关键。试想,一篇文章,如果内容是人家写了多遍的陈旧事情,或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表达形式再好,写作技巧再高,也不可能是好文章。例如,写《校园新风》就出现了拾钱包归还失主、扶盲人过马路、雨天关窗的“事迹”;写《我的老师》,便重现灯下批改作业、雨天补课、帮助困难学生的情景……此种现象,至今屡见不鲜。可见,不首先解决“内容”问题,其他方面往往会劳而无效。

  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的做法是:作文的材料尽量让学生自己选。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的生活同样多彩多姿,而且他们非常乐意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关键是我们能否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帮助他们开拓思路,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并要求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受感染的事情随时写在日记里,建立起作文的“材料库”。其次是强化学生对作文内容一定要真实的认识,强调每次作文首先看内容是否真实,对作文内容真实、有新意的学生特意表扬、激励。反之,表达方法再好也不能算好文章。另外,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指导学生自己选材。内容范围确定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材料库”的作用,各自畅想美好的生活,选出自己愿意写、值得写、非表达不痛快的事情,然后在小组或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如此训练,学生便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作文内容百花齐放。如有一次让学生写一则见闻,题目没有统一的要求,结果学生写出了《市场一角》、《夏日晚上的街头》、《抓小偷》、《宰猪》等内容各异,真实新颖的作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不会积累材料,作文时没啥可写,因此,笔者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向学生提出观察目的,以便有的放矢地让学生观察,通常提示学生所要观察的对象,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如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观察事物的特点,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的内容按自己的认识记录下来,哪怕只有一、二句话也要写在小作文本上。例如,在作文时提问,春天到了,我们家乡什么树先发芽?什么树先开花?什么树先开花、长种子,后发芽长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的资料。无论学生自己观察到的是什么,描述的怎样,都要给他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各抒己见,最后,可以让其他学生针对该生的描述,提出自己的看法,给以补充指正,力争使观察资料更加充实,完美。

  有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到农家田野去观察,象“丝瓜开花”、“柳树抽芽”、“无花果长果实”、“小猪崽”、“小猫咪”、“池塘里的小鸭子”等,在观察中引导,在引导中观察,让学生边观察边记录,并让学生自觉地写出自己的看法,回校后整理材料,作为作文材料积累起来。

  学生自选材料的同时,教师应适时地表扬鼓励,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要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必须持之以恒,进行长期训练,因此用表扬鼓励的方法,进行外部强化,学生每一个人一个小作文记录本,内容有每天的日记和每周的两篇“作文习作”及优秀篇章的“范文摘抄”,如有佳作就刊登在黑板报“学生习作欣赏”栏目,或让小作者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写作的体会经验……这样进行长期培养,使学生愿意写下去,逐渐熟练写作技能。

  三、立意构思以学生为主体

  由于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指导学生“怎样写”的时候,也就是作文的立意、构思阶段,往往主要是教师唱主角,大讲这次作文的中心怎样确定,应怎样开头,应怎样结尾,重点内容应该这样突出,段与段应该怎样衔接等等。结果,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写出的作文,在形式上难免千人一面,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为了改变这一点,笔者十分注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作文的构思。一是指导学生主动地从读学写。根据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老师先提出本次作文的主要训练要求,然后让学生找出哪篇课文具备这方面的特点,并让他们自己回顾课文,总结出表达方法,这比老师直接自己讲效果要好得多。二是采取讨论式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构思。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各自构思,再在小组讨论交流,最后部分学生在班里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既可达到互相启发,活跃思维,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加强了口语训练,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切实锻炼了构思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数学通报《数学通报》
《数学通报》杂志,于193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254/O1,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解题教学...
中国实用外科《中国实用外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主办。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办刊宗旨为: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提高广大...
油气田地面工程《油气田地面工程》
《油气田地面工程》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395/TE,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建筑...
上海塑料《上海塑料》
《上海塑料》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770/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粹文详摘、...
实用乡村医生《实用乡村医生》
《实用乡村医生》(现名:中国实用乡村医生)为面向基层和农村的部级医学技术类期刊,以更新乡村医生知识结构,提高其技术水平,丰富其临床工作经验,促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
航海《航海》
《航海》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121/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环球探险、海事...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