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感情互动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是否融洽直接影响学生的认识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创造愉悦的心情, 指导他们不断调节身心活动的节奏,减轻其思想负担,使其有张有弛、主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重视感情投入,要用真心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和、信任的情感信息。
3. 指导学习方法。“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可见,教师主要在于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向导,引导他们学习英语, 懂得如何去学,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学会如何预习和复习;如何在课内外,充分发挥眼、耳、嘴、脑、手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如何复习,学会自己用比较、归纳、综合、概括等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对于英语学习困难生,教师要多鼓励、少责备,多关心、少冷落, 引导他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断培养自我调整、自我肯定的能力, 逐渐进入较高层次的自主学习状态。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现有教材,指导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选修模块7 Unit 19 Lesson 1 “Get ahead with your English”这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回顾自己学习英语的过程,结合课文中提到的成功学习英语的方式方法,进行对比、领会、反思,汲取好的学习建议,以弥补平时学习过程中做得不够的几个方面。
(二)学生的学
首先,学生建立起学习策略的概念,及早培养学习策略的自觉意识。在中学阶段,“发展英语学习策略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能改善那些学不好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发展。二是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因此,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地引导学生适当地建立自我学习策略。
1.了解自己英语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我们应当依靠自己的分析,比较准确地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培养自己矫正信息的能力。如针对自己的作业错误,主动分析错误原因,想想解决办法。自己要明白,做作业一定要静下心来,从认真审题开始,不读清楚题目要求不动笔,只有付出细心、耐心和恒心,才能把英语学好。
2. 改变学习习惯,认同目标。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是不良的学习习惯,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是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学习策略一般都渗透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之中,改变原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就是提高学习的策略水平。认同目标,才能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潜力,深化主体意识,激发学习欲望,形成学习的兴趣,产生自学的动力,从而自主地质疑,主动地参与探索和讨论。
3.放慢学习速度,克服急躁情绪。英语学习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需经过反复、甚至机械、单调的练习。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质的飞跃,没有捷径可走。对此,自己要有充分心理准备,调整好心态, 以便从容应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过度焦虑,不要急躁, 不要企望一次成功,不要企望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要用小步子逐渐地抵达目标。
总之,影响英语学习心理的因素既繁多又复杂,同一因素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影响、同一对象可能同时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个性特点、心理状态等实际情况和需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变焦虑过度为焦虑适度。此外,教师要注意观察影响学生学习的消极因素,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而且要重视学生各种情感的释放与情绪的表达,以真诚、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保证他们有一个友好、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处理好各种心理因素和关系,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促使教和学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J].外语界,2001 章志光, 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