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老师表扬赞美的话语,如同在孩子们稚嫩的心田里播撒下了最美的种子,这颗最美的种子会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变得自信、自强。
二、用心点亮教学过程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的美,我觉得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
幽默能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改善课堂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
在课堂上学生犯了错误,或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时,教师如果声色俱厉,学生要么吓得胆战心惊,要么产生逆反心理,其效果就会与期望相去甚远。如果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教师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写生感觉不到教师的“恶”,体会到的是教师的“良苦用心”,这样的批评学生也就更易于接受。
如我在巡视四年级学生练习打字时,发现有些学生总喜欢用一只手指打字,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说:“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本事很大哦,在偷偷的练‘一阳指’呢,大家互相监督一下,看看哪些同学在练。”使用一只手指的学生赶紧把双手放在了键盘上,有的还笑着朝我伸了伸舌头。就这样经过我幽默的提点之后,学生渐渐的改掉了用一只手指打字的毛病。
(二)活用比喻 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在教学时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专业术语,对小学生来说,要想他们搞清楚这些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教师能运用一些适当的比喻,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第一次向三年级学生讲解指法时,无论我怎么强调,学生就是不想把手回到基准键上,这让我很无奈,每次讲解完之后,还要走到学生座位上再讲解一次,但效果还是不佳,想了很多方法也不见有效。有一次看书时无意中看到一段写《正确的指法》的文字,里面的讲解方法吸引了我,这位老师采用的是比喻的方法,她问学生:“你们天天早晨到学校上学,放学后是不是都要回家”。学生齐声回答:“是”,“如果不回家会怎么样呢?”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会很着急,到处找我们。”有的学生说:“不回家在外面玩的就是一个坏孩子。”这时这位老师就乘机说:“基准键就是我们打字的时候手指的家,如果我们不让手指回家的话,你们就是一个坏孩子,想不想做一个不回家的孩子啊!”学生个个都喊起来:“我不想做坏孩子,我不想做坏孩子。”就这样,这位老师的学生个个都将手指准确的回到基准键上了。我带着试试看的想法,在三年级另外一个班讲解了一次,没想到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让我很兴奋。
人生处处是起点,在漫漫人生路上,随时都可能遇到透着光亮的地方。我们之所以敢于前行,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前面的光亮,他指引着我们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奋进。而那些光亮,往往就是老师给我们指出的方向。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也应该为我的学生点亮一盏灯,一盏足以照亮我课堂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