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中央[2004]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强化辅导员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反思力,促进辅导员队伍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升,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 辅导员 能力建设
在当今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队伍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辅导员的管理作用显得日趋重要。中央[2004]16号文件中对辅导员工作作出了明确的定位: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是直接接触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管理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作用的发挥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形成以及学风校风建设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我们发现在当前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知识结构单一;思想政治素质不太过硬,执行能力不够强;自我反思能力不够,工作方法缺乏创新等现象。因此加强辅导员自身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学习力、执行力和反思力等三大能力建设,以此来不断提升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才能提高学院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发展、成长的需要,是十分必要的。 提升学习力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从事工作的合理的定位。辅导员首先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导员,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高屋建瓴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从而在思想上指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上引领他们。一个崇尚学习的人才会有所作为,在人生的舞台上占得自己的位置。 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来源于目标、兴趣与动机。辅导员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以达到道德自觉的目的,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所在。另一方面也是辅导员人生价值观自我实现的需要,辅导员要把自身的发展与大学生的生命成长联系在一起,与学院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工作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学习毅力 学习毅力是学习力的核心。学习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工作中,由于辅导员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整天忙于应付,班级年级的活动安排,宿舍、食堂的琐事、繁事,又有自已个人的其他事务,往往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好多学习常常是开了个头,走过了场,学习不能成为一种好的习惯。
因此我们要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训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既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懂得正确处理好学习提高与完成工作的关系,同时积极参与到学生实践和活动的组织管理中去,并从中自我认识、自我学习,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习是否具有成效的关键。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工作的骨干,要能够做到面对大学生成长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给予满意的回答,自己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要在学习与实践中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切实解决大学生中的实际问题。既要读有字之书,学习人类丰富的历史经验,还要读无字之书,学习今人的先进理念,并运用于实践,提升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辅导员通过学习力的提升,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教育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员。
增强执行力 管理工作中,有时工作任务未能及时完成,工作质量与效率低下,这就是执行力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延伸,在管理中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执行力,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危机处理能力,把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我们提高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是辅导员的必须具备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才能有效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对学生、班级、宿舍、社团进行有效的管理。否则工作会显得非常被动,效果还不一定好。
一是要学习先进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由于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人数多,班级多,要及时了解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充分利用班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等优秀学生当好自己的助手,以达到一当十的效果,提高管理效率;二是要勇于实践,在工作中不断观察、揣摸、思考、总结适合自己的经验,在繁杂的工作中理清思路,善于抓住工作着眼点(如服务于学生成长与就业等),关注学生兴奋点(如评先评优、成绩测评、申请入党、就业推荐、奖励惩罚等),把握工作结合点(应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管理质量。 危机处理能力 高校是社会稳定的窗口,大学生是对社会事件最敏感的群体,无论校园内外还是国内外的危机事件都会在高校引起不同程度的反应。当今学生中的发生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情况越来越多。比如:自然灾害类危机事件(如地震、雪灾、洪水等因素引发的事件)、公共卫生类危机事件(如食物中毒、传染病等因素引发的事件)、政治稳定类危机事件(如民族情绪高涨因素引发的事件)、治安类危机事件(半殴、交通事故等因素引发的事件)、学校管理类危机事件(如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因素引发的事件)、身心疾病类危机事件(如自杀、出走等),所有这些事件都是辅导员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平时辅导员要居危思安,敏锐观察,建章立制,积极做好危机预防工作。一旦校园内发生学生危机事件出现时,要及时反应,灵活协调,以最快的速度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做到学生危机事件处理过程时紧张而不惊慌。当危机事件得到有效地控制后,辅导员又不能松懈,要进一步了解事由,从源头上充分化解危机,做好学生情绪疏导和思想稳定工作。
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是辅导员工作综合能力的锻炼和检验过程,辅导员要始终明确自身责任,不断提高危机事件处理的素质和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和谐校园建设做出贡献。 个人魅力 执行力的强弱,不仅体现到行政上的执行力,还体现在辅导员个人魅力的影响力上。辅导员的个人魅力,也就是人格将直接影响到工作中的执行力度。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灵魂工程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比任何说教都有影响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一个非常优秀的辅导员,一定是一个具有个人魅力的辅导员。
一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要做事先做人的观念;二要掌握专业知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与学生广交朋友注重,感情投入,增进沟通与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广大学生就会被辅导员的人格力量所感染、吸引和征服,自觉听从他的领导和指挥,辅导员的权力性影响力也就能发挥得更大更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员。 培养反思力 有一学者曾说过: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教育工作者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的素质。辅导员要善于对管理工作经常进行深刻反思,不断从错误和挫折中总结经验,然后规避错误,这样才能不断成长。 角色的反思 辅导员是什么?是保姆式的管理者吗?回答是否定的。新形势下辅导员要扮演的首要角色应当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大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