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视频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能显著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运用视频教学,需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选取优秀的视频素材,科学的整理编辑制作,恰当地运用视频,是有效运用视频进行教学的三个基本要求。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视频;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现行全国统编教材政治性、理论性、灌输性极强,如果按照完全教材来进行教学,根本无法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积极地探讨并从中获得实质性的领悟,反而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来上课的学生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积极主动,很多学生带着其他专业书、课程作业、课外书等来到课堂或者干脆在课堂上睡觉,这样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教学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若能采用经过精心准备的视频素材进行教学,利用视频素材声音与画面同步、表现力强、感染力强的特点以及视频素材内容的社会现实性、与大学生生活的接近性等优势,就能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性,教学效果显著增强,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选取教学视频素材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视频资源的数量异常丰富,获取非常容易,但我们要获取的视频是要为教学服务的,不是为了娱乐,也不是单纯的为了视频而选取视频,所以从浩瀚复杂的视频资源网络中选取为教学服务的好视频是有效进行视频教学的第一步。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教学视频素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视频素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用以具体解释说明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掌握教材内容主题的自拍、电视拍摄、网络动画等视频资料,可以细分为人物思想类、人生追求类、情感类、道德类、法律类、社会热点类等。例如《马嘉爵事件》、《成克杰案件》属于人生追求类;《牵动人心的2万元》、《道德的历史发展》、《校园文明面面观》属于道德类;《萝卜怎么办》、《见义勇为之争》属于法律类,《老子与百姓生活之人际交往的智慧与境界》、《大学生如何管理时间》、《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属于人物思想类;《文明就差这一点》、《家有啃老族》属于社会热点类;《校园中的玫瑰》、《都是亲密惹的祸》属于情感类。
其次,要明确好的教学视频素材的标准是什么。由于教学视频素材的收集、整理与应用都要依据一个能认定某个教学视频素材为好的教学素材的标准来进行的,因此确定这个标准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来说好的教学视频素材的标准应是紧扣教学主题、符合社会现实典型、贴近学生实际。这三个标准告诉我们在选择和使用教学视频素材时应考虑它们能否既要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准确说明理论内容,又能让学生在乐于接受中受到震撼与启发,如中央教育电视台拍摄的《校园文明面面观》、《校园中的玫瑰》,这些视频内容来源于大学校园,是发生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很容易对照视频审视自己。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注意,防止选取教学视频的娱乐化倾向,例如网络上有很多大学的学生自拍的“我的大学”,反映的都是自己大学的奇闻趣事或者自己在大学的碌碌无为,学生觉得非常好玩而且接近他们的实际,但不具备任何教育意义。
其次,要遵循教学视频素材选取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古今中外。尽可能地能够收集到古今中外的又符合标准的教学视频素材,这样更具有对比性和全面性,综合运用更有说服力。如为了说明什么是人生价值,我们选取了中国古代关于“人生三不朽”的思想观点、《张海迪的事迹》与《女白求恩戴爱伦的事迹》的等教学视频素材,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不同背景深刻阐释了人生价值的本质内涵。二是正反大小。正面与反面、特殊与普通,具有鲜明的对比性,有了这样的素材便可以分别从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重大情景、细微情节来思考课程中的同一个问题,从而更全面更辩证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某个主题。如为了探讨人生目的,我们选取了《李嘉诚的人生追求》视频、《卢刚事件》视频、成功人物论人生系列视频、《成克杰案件》等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正反案例中总结如何正确的人生目的。
二、整理教学视频素材
把许多可用于课堂教学的视频素材收集回来后,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整理,因为广泛收集回来的视频素材并不见得直接能用或好用,为了让这些教学视频素材好用和方便用,就要对各种各样的教学视频素材进行编辑、整合和加工处理。
1、分门别类。首先对各式各样的教学视频素材进行分门别类即归类,比如把视频资料可以按课程内容的单元分成四大类:绪论前言类、思想修养类、道德修养类、法律修养类。而每一大类里面还可以按照课程的章节来细分,这样使用起来就极其方便了。当然分类的标准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确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
2、整改重组。拍摄视频的目的与我们选用这个视频的目的不一定相同,因此有些教学视频素材还要调整它原先设想的服务主题,从而更好地发挥此视频素材的功效;而有些视频素材需要相互配合来共同说明一种社会现象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像中药要讲究配伍一样。如《分粥的故事》,既可整改为一种游戏活动,又可整改为“对人性真实看法”的心理测试,此时若能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种人性论”的思想观点进行教学,就更能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道德与人性的关系”。
3、剪接制作。收集到的视频不可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例如有许多视频素材收集回来时过长过繁琐,或者觉得某些片段不太理想而影响效果,又或者希望同一个主题的某些分散的片段能聚合在一起,这时就需要考虑对一些教学视频素材根据简明扼要的原则进行理想的深度加工,如剪接删减情节和内容,添加文字图片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视频进行加工的过程中,要选择相应的工具软件和设备进行具体的操作。运用视频教学对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为视频素材加工处理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软件才能实施,比如“超级解霸”、“视频转换大师”等一般专门软件以及“绘声绘影”、“电影魔方”等专业软件。一般软件使用比较简单,非常好掌握但效果不好,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专业软件使用难度大,但效果非常好,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当然,运用软件编辑制作视频资料对设备的要求可能比较高,这对很多学校和老师来说是个短板。
三、运用教学视频素材
收集整理视频素材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就是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运用视频进行教学是需要技巧的,同一视频素材不同的老师运用的时机、方式不同,教学的效果也明显不同。因此,运用视频素材是进行视频教学的关键步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