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学习活动是一种心智活动,是需要一定能力支撑的。教育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所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 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集体舞教学方法多采用“口传身授教学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来传递动作信息。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教师亲身示范、临场指导,有极强的现场感,使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得到发挥。但它具有模仿性和机械性,偏重动作技能的学习,缺乏主动探索动作的过程。随着幼儿学习心理需求的发展和场地和环境的制约,这种方法束缚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而笔者在集体舞教学中,尝试舞图的运用,让每个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观察、理解,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保证了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幼儿既动脑又动身体,既减轻了老师反复示范讲解的辛苦,又满足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欲望。
如在集体舞《宫廷舞》的教学活动中,我把“进退四步”的舞步画成舞画分解图,幼儿通过观察图上的动作符号做动作,虽然孩子在理解中有争议,然而这种争议更加深了孩子动作的印象。又如:在《青春舞曲》活动中,邀请动作和音乐很难相配,于是我将动作的舞画与音乐的图谱两者结合,借助熟悉的音乐图谱来与之相应的舞图匹配,增强了形象记忆与已有的经验迁移,为幼儿合拍准确地舞蹈提供了方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主动学习,从而提高了主动学习的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提倡自由合作,养成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
笔者在集体舞教学中的新尝试,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就是以集体舞教学为载体,着力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终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为漫长的学习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习惯是人们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人们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主动学习良好习惯的形成,将对幼儿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由于每个幼儿的个体能力、兴趣和爱好有别及对音乐的感受不同,他们在集体舞学习中的表现方式、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为幼儿音乐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我在集体舞教学中,总是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结伴,提倡自由合作,以促进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
如在《宫廷舞》中,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舞伴进行合作,有利于情感的交流及表达,有利于主动学习的进行。又如:在《宫廷舞》的最后一个亮相动作我选择了空白,留给幼儿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的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通过与舞伴协商,共同合作,创造出他们喜欢的,能表达他们所思所想的东西,充分满足了幼儿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向导,意识支配着主动学习的行为,信心推动着主动学习的进行,能力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而习惯使主动学习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幼儿的世界是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们自己所主动学习探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更多地给幼儿以自由,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学习、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