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如何根据泉州传统本土文化的特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将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打击乐器融入到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使幼儿从小感受闽南打击乐器的独特魅力,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打下群众基础。对如何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幼儿园教育这个课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学 本土文化 尝试 思考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挖掘,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音乐素材,在发展幼儿的音乐技能和素养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本土的乡音乡曲,使幼儿从小接触和熏陶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打下群众基础,并促进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在将泉州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闽南打击乐器引入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和思考。
一、将闽南打击乐器引入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目的闽南文化是在从晋唐播传入闽的中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原住民的本土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而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目前,泉州南音南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幼儿教育中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音乐是幼儿园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将闽南打击乐器引入幼儿园音乐教学,让幼儿了解其丰富的表现手法,不仅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及欣赏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对本土本乡音乐的了解,增强他们对于家乡的热爱和对闽南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达到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
将闽南打击乐器引入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压脚鼓”为代表,结合主题的开展,从介绍闽南打击乐器入手,让幼儿了解闽南打击乐器主要有响盏、小叫、拍子、双铃、南鼓等多种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等。
然后示范演示作为闽南梨园戏的主要打击乐器——南鼓,以引起幼儿对闽南打击乐器的兴趣。南鼓有着奇特的演奏方式,在全国数百个戏曲品种别具一格。演奏者把左脚架在鼓上,用脚后跟施压在鼓面上,不同的力度、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鼓槌技巧,可以衍生出无数生动的鼓声,因此梨园戏的南鼓又被称为“压脚鼓”。演奏者通过技巧,能在压脚鼓上敲出1234567七个音,还能模仿风声水声雷声等等各种音响,十分生动。
最后,向幼儿介绍闽南打击乐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闽南打击乐器“压脚鼓”改变了南鼓深沉单调的本色,使之与梨园戏的优点达成一致——抒情优雅。并且,不同人物不同情节都设置各种不同的鼓点,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形象地烘托出故事情节。
那么,如何把闽南打击乐器引进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让幼儿了解它、喜欢它、掌握它。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堂实践;
1、让幼儿在自由探索中了解闽南打击乐器[情景一]
幼儿第一次接触闽南打击乐器,当他们看到这四、五种打击乐器时,会好奇地问这问那:“老师,这是什么乐器?”,“老师,这些乐器怎么演奏?”
[教学策略]
老师应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联想平时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乐器?幼儿马上联想到在演戏的地方看见过,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认识闽南打击乐器,就显得容易多了。
[情景二]
幼儿正在探索闽南打击乐器的音色,他们三五成群,有的侧耳聆听,有的围坐在“压脚鼓”的周围轮流探索,有的幼儿站在鼓上,有的幼儿用脚的不同部位放在鼓面上,他们发现放的部位不同,鼓的音色也不同。他们还用同样的方法探索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幼儿对探索的过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策略]
在观察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把他们的发现与同伴共享,事实上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幼儿往往能发现一些教师所没发现的秘密。
[情景三]
这一次的探索目的是让幼儿根据闽南乐器——响盏的音色,大胆想象,表现出响应的角色。采用的是分组逐一探索的形式,幼儿表现的角色有小姐、媒婆、公子、兔子等。
[教学策略]
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可以再进一步引导幼儿深入探索。
2、闽南乐器与木偶、戏剧表演结合,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创造 在幼儿了解了闽南打击乐器的特点及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尝试着引导把闽南打击乐与木偶、戏剧表演结合起来,让闽南打击乐器有所依托。
首先是创设音乐表演区。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条件。促进幼儿间的合作。有意识地把音乐区和表演区融合起来。除了提供闽南打击乐器外,还提供了一些戏剧表演的道具,如:扇子、手绢等,供幼儿表演时选择,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这些具体的道具能帮助他们大胆地发挥想象,进行创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是与木偶、戏剧表演结合,促进幼儿间的合作。当幼儿把闽南打击乐器与木偶、戏剧表演结合起来时,他们之间就需要协商、合作,考虑谁先出场,构思故事情节,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他们会为某个情节的出现争论不休,最终达成共识。
再次是采用迁移的方法将闽南打击乐器引进幼儿园打击乐教学中。在打击乐《卖汤圆》的教学活动活动中,老师先逐句演唱,并配上相应的声势,启发幼儿发现它们的异同,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学习。当幼儿已掌握声势表现后,借助经验再进行配乐表现也就水到渠成了。通过实践,幼儿惊喜地发现用闽南打击乐器来伴奏很好听。
3、
将闽南打击乐器引入幼儿园音乐教学后的反思和体会1、对传承的本土文化要进行适当的选择
通过教育实践,作者认为家乡优秀的文化瑰宝让幼儿感受和了解是很有必要的,感受民族的、民间的、现实生活中的艺术,是我国教育政策的一个基本指向,可以达到对本土优秀文化的承传。闽南文化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它不是对民间生活的简单反映,是先人综合的智慧结晶。进入幼儿园课程的闽南文化不可能完全是为幼儿所创造的,我们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在保留其优秀、独特的地方风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有的放矢,促其发展。
2、所引入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通过将闽南打击乐器引入到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尝试,作者认为:将本土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引入幼儿园的教学中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有好的动机,不一定就能有好的效果,比如要将南音中的洞箫或三弦等乐器引入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恐怕难度会是相当的大。原因就在于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适当的选择,还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有一定的收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