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教育部从2001年颁布《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来,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对新课标纲领性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学习,而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这场深入的改革中,师资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养的摇篮,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基础教育英语课改输送合格的英语师资也是高等师范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师范院校教师职前培养没有及时反映新课改的需要,没有有效地与基础教育接轨,培养的针对性不强,正如程晓堂教授明确指出的“师范院校参与课程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程度还不够深,而且发展不平衡。总体来看,师范院校还没有真正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亲密接触。职前英语教育培养很多方面还没有更新,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2008,4)。综上所述,在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学应该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为中小学培养和输送合格的英语师资已经成为高师院校面临的挑战和研究的课题。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打通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壁垒,更清楚地发现师范院校在英语教师职前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进行更多有益探索的目的,也为英语基础课程改革不断地输送合格的英语师资。本论文通过结合《英语教学法》课程,联系初高中英语实习基地教师,运用文献调查,问卷调查,集体和个人的访谈方式,调查了2007级英语师范生实习情况和新教师从教能力,从中发现相关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对症措施,从而不断改进职前教育培养内容,为共同探索新课标下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奠定基础。
一 新课标和教师教育
从《英语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专家学者对新课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细致的解读,这些分析对中学英语的走向,教学模式,教学重点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程晓堂,2002;王雅芬,2005)。随着我国基础英语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师范院校原来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没有及时反映新课改的需求,没有认真研究基础英语教学中师资力量的需求,因此,无论从新课程改革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考虑都对师范生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我们注意到,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和对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外语师范生,这些未来的中学外语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创新”、
“实践”、“自主”的意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迎接未来的挑战。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也向师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的变化,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到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然而,由于“外语师范教育起步较晚(只有50多年),学科建设薄弱,再加上长
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英语专业缩略版”加“二学一法”,1长期以来就成了我国师范生培养的主流模式,与其它学科相比,外语师范在学科建设方面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邹为诚,2009)。目前,关于师资培养的研究主要可以归纳:1) 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2)高校师范专业面临的挑战,多数的研究归于理论的阐述,但是真正具体的实证研究,深入一线的调查,却很贫乏,我们培养的师范生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是否符合中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我们培养的师范生在从教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我们了解目前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问题,从而为调整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等都有诸多的益处。
二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基于此,笔者设计了针对英语师范生素质现状的调查问卷,辅之以访谈和听课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英语师范生实习状况以及刚毕业师范生的从教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中学一线英语教师及指导实习的教师,问卷内容分为3个部分共15个问题,涉及了解师范生及新从教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程度,教育,教学观念建构程度以及多方面技能和能力建构程度等维度。调查问卷共发放了80份,收回77份,回收率96.3%。调查涵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吴忠市及固原市8所中学的85位初高中英语教师,同时根据调查信息,对各学校的英语教研组组长及指导实习的教师又进行了访谈(共9位教师),具体了解了我校毕业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以及历年师范生的实习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对教学实习和高校师范生培养模式的见解。最后,在学生实习期间,笔者根据课时安排对部分学生的讲课进行了听课,了解学生在真实课堂的讲课能力,为《英语教学法》课程设计安排提供意见。
三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的调查,得出了相应的结果,讨论如下:
1)新课标下师范生知识结构程度
问卷显示,多数教师(57%)认为实习生及师范生知识结构程度“较宽”,结合教师年龄看,这部分教师多为从教10年以下的老师,根据随后的访谈,年轻教师认为自己的语言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要明显优于老教师,他们认为这得益于大学相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而有43%的老师认为实习生和刚毕业的师范生知识结构“还较为狭窄,有待提高”,而对提高的方面居首位的就是语言知识基本功(88.7%),其次就是多学科教学知识 (81.2%),及教材教法的相关知识(65.4%)。这一结果和随后的访谈内容一致,部分老教师认为实习生和新从教教师的多学科知识了解还不够,甚至存在语言知识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出现这一矛盾的原因可能是新教师认为自己刚毕业,或者正在学习期间,想当然认为语言过关,但是老教师(从教12年以上的)认为,课本语言与教师课堂用语概念完全不同,在实际操作上,就反映了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比如课堂衔接语的运用,课堂评价语的运用等内容。
(2)教育教学观念建构程度
这部分内容包括5个小题,涉及对新课标主旨的了解,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多元性,以及对任务型教学的了解。其中:
①有85.4%的教师认为新师范教师/实习生对新课标主旨有基本的了解,而且清楚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多元性。
②但同时有78.6%的教师认为新师范生教师/实习生在教学中缺乏文化意识,不注重对学生夸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而且,部分教师也认为新教师/实习生在教学中不能强调语言知识及语言技能并重。在访谈中,老教师认为新教师/师范生更多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对于语言能力,及夸文化意识的培养明显欠缺。而对个别新教师的采访中,他们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针对应试教育,更能突出重点,不会本末倒置。
③对于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理解,90.1%的老师认为新教师/实习生“知道一些,但不清楚。”在访谈中也了解到,新教师/师范生对任务型教学的运用就是片面的“题海”战术,问题是根本没有分清“tasks” 和 “exercises”的区别,其结果就是与新课标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的本意相差甚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国际社会科学》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2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综...
《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报》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313/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汽车与...
《工具技术》 《工具技术》杂志,于196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271/T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测试与仪器...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237/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458/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计算机...
《马克思主义学刊》 《马克思主义学刊》创办于2013年,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以书代刊”的理论刊物,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旨在为那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