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来源:互联网 sk009 | 冒建华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理工院校;教学模式;创新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所谓前沿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语文课堂中来,也就是明确大学语文教什么,怎么教,培养什么样的人等各方面的问题。徐中玉先生说:“现在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当然仍要注意,但不断渐进,进一步还得讲究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和深刻人生哲理性。总目标乃在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教师要善于启发、点拨学生,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具体分析,让学生达到感悟、熏陶的目标。”[4]理工院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性的思维能力。
对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教师课堂讲授必不可少,但如何才能正确运用讲授法呢?有学者认为,“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三点:(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述、讲解要以实物、事实与事例作基础;讲授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写成纲要;要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概念、原理和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技能。(2)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式。除了要考虑是采用讲读、讲述,还是采用讲解、讲演的方法外;还需要对讲授策略和方式作更为深入地研究与决断。(3)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5]教师的讲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专业特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学会自主的探索学习。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转变以语文专业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正确处理人文知识和应用能力、创造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新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
从新媒体时代理工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中我们了解到,当前理工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主要是新媒体教学。新媒体教学主要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直观形象地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的教学氛围,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但是,新媒体教学不是仅仅课上播放PPT课件教学、音频视频、录像片或图片等媒体素材,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促进学生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方面实施有效的新媒体教学。
除了新媒体教学形式外,目前网络教学,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充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大学生是大众中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一个群体,是大众中网络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群体,网络成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工具,网络教学因此成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访问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大学语文自主学习平台包括网络课程、师生沟通、自我测试、学习资源等板块。教师需要定时实施监控、量化考核、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可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佳,最大化地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与学生在Internet网上通过BBS、网络电话、视频、E-mail、博客、微博等实现有效互动,及时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指导意见和作业批改后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
此外,大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新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目前,理工院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表示不感兴趣,很多学生反对将《大学语文》课设置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因为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看到大学语文的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长期作用,所以理工院校应根据学校学生的汉语基础素养情况和专业特点,因势利导地将实践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一个环节进行,以营造有利于大学语文学习的氛围,开展轻松有趣的大学语文活动。教师还可以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感受大学语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同度。在开放式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拓展。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的同时,也从实践中学到了一些知识,充实了自身的知识体系,实现了教学相长,互惠互赢。
3.将苏格拉底式的谈话式教学引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苏格拉底式对话”是一种谈话的方式,即在与学生谈话过程中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来建构新知识。谈话法,这种古老而常新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有效的组织,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人交往及语言表述的能力。大学语文本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可以将谈话法运用于大学语文的教学。谈话式教学中老师与学生可以在交谈互动中亲历日常生活、体味哲理人生、关注芜杂社会。
从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角度看,谈话式教学是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当大力倡导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谈话式教学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但是,看似简单的谈话法,组织起来是有相当难度的。大学语文教学中谈话法要运用得准备充分。大学语文教师要预先设计好话题,教师设计话题要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创设谈话情境,有利于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在课上根据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专业情况准备好谈话问题,收集学生自己提出的话题,形成谈话的大纲。在需要学生展开交谈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对话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利用充分的时间分头搜集资料,给学生一定思考的余地。在谈话前,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学生谈话的热情。在谈话运作过程中,教师要把控好课堂,做到收放自由,形散神不散。苏格拉底谈话式教学中要讲求谈话智慧。谈话结束,大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归纳和总结。谈话式教学有利于训练集体思维能力,提高集体合作水平。这种教学模式运用到大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理工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新世纪初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那么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能够达到目的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营造理工院校语文氛围的校园文化,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来自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陈煜斓.大专层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1997(3).
[4]徐中玉.对大学语文改革的一些探索、设想[J].群言,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