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试论教育的生命基础
试论教育的生命基础
来源:互联网 sk005 | 岳枫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教育;生命;生命价值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四、建构教育的生命基础
(一)理论方面
1.教育要关注生命,唤醒人的生命意识
生命是一种存在,它的理想状态是整体、有差异、自主地变化和发展着的。
生命意识的培养,是教育的起点。我们首先要帮助青少年确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即帮助青少年认识生命的本质,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启迪青少年如何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并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
生命是整体的存在,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校教育既然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主旨,就应当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认知体”;就务必把学校生活当作是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关注学生生命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而不只是认知学习过程。
生命是有差异的存在。由于遗传、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学生的生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就范于某一刻板划一的教育要求或教育模式,而应尊重学生生命的差异,欣赏学生生命的独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
生命发展是自主的。从生命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自主性、主动性对生命个体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特别在今日变化急剧、生存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大增的时代尤其重要。
我们的教育通过对生命的关注,要唤醒人的生命意识,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认识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尊重生命之个性,创造生命之价值。
2. 把生命作为教育学思考的原点
从中国教育学的理论更新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把“生命”作为教育学的原点,把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作为教育学不能丢失的基点去思考,进而再研究人的生命的独特,提出教育学的人性假设。
“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即是“具体的人”,作为个体的具体的人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教育学对“生命”的解读,应与当代社会“知识”和“知识观”的转变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知识是一个过程,需要个体生命主动调动自己的体验去活化和内化,在个人知识生产力的提升中,在个体参与的社会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有了内在的联系。这个联系的过程,就是生命如何在实践中主动运用自己的各种经验、体验,让知识活化的过程。教育学关注的是生命的主动发展,是以教育这一影响人本身的成长与发展为核心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3.植根生活奠定教育的生命基础
近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由之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造成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膜拜,冰冷的科技世界使人们疏离了真正的生命之根——现实生活世界。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教育也深受其影响,强调得比较多的是认知世界,而对现实中的学生及其生活、生命等人性维度却很漠然,致使教育背离了其真谛,忘却了其使命。这种教育方式抛弃了人的感性、自然性的内涵,实质上是对人矛盾本性的一种偏执化的知性割裂,使人变成脱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生命冲动。
我们的教育要更好地引导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就必须走进生活,真实而深刻地把握生活的脉搏,因为现实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的一切科学知识和实践行动的基底。著名学者梁燕城指出:人类之能够反省,创造文化,构作意义,其基础资料来源就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人之所以存在的共同场所和基本视域,是先于任何认识和反省的存在,从生活中去看一切,以这一视域为本去建构意义的世界,才能形成各种文化活动。所以,走向生活是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
(二) 在实践方面
1. 在师生关系层面上,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变
在师生关系上,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的探究性的试验中她把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一个丰富的发展整体,是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发展可能,并在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体来对待的,并把整个教育体系都整合到具有生命活力的师生互动的关系中,即从教育理念到教育目标、再到培养模式的全过程都渗透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生命活力和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
2. 在班级层面上,强调“参与式”的活动模式
在班级(团队)管理层面,建构“参与式”的活动模式。班级(团队)管理、班会(团队)活动历来是班主任(团队领导)当主角,学生当配角。我们提倡班级(团队)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团队领导)是顾问、是参谋、是引导者。让学生在参与班级(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主体意识,培养实践能力。
3. 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师生共创个体生命价值的课堂教学”思想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首先,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
再次,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4. 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构建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作为学校,应使生命活力和生命价值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体现在:学校能形成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理念;学校能制订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并全面、持续地进行研究;学校能推动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课程改革,建构多元的学习环境;学校能绿化、美化校园,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建立关怀生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2] 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 第一版
[3] 王建军,叶澜. “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4] 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2004.6.
[5]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6] 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7]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 “具体个人”意识.[J]素质教育论坛
[8] 刘济良.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笔谈)一一教育与人的生命[J].教育研究.2004.5.
[9] 甘剑梅.关于教育起点关的哲学阐释.[J] 教育研究.2003.1
[10]马秋丽, 燕良轼.教育的生命价值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11]侯志军.论教育的生命关怀 [J]. 当代教育论坛. 2006.7.
[12]潘斌.论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J] 高等教育研究.2006.5.
[13]程红艳.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J] 班主任之友. 2000.7.
[14]王晓虹.生命价值教育的理论依据新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5.10
[15]冯建军.论生命化教育的要义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5.
[16]方明军.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教育发思[J] 湖南师范大学科学学报 2005(5)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皮肤科学通报《皮肤科学通报》
《皮肤科学通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10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研...
同舟共进《同舟共进》
《同舟共进》(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面向全国发行的时政文化期刊。杂志以开掘历史、聚焦现实、贴近社会、关注民生为宗旨,追求内容的思...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398/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交...
江西农业经济《江西农业经济》
《江西农业经济》是一本专业理论刊物。创刊时间是1983年,主要研究农业经济领域的理论问题,促进江西农业经济的发展。 《江西农业经济》杂志现已停刊,具体复刊时间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由淮北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坚持从本院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及时、全面、集中展示本院教学科研...
无机盐工业《无机盐工业》
《无机盐工业》杂志,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069/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化工分析...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