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浅要分析高校阅读推广的提出背景,对高校图书馆创办导读性馆刊的必要性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阅读推广 图书馆馆刊
1.高校阅读推广的提出背景
从国家层面看,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身体力行大力倡导全民阅读,高度肯定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的重要性。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并第二次将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阅读推广的极其肯定和高度重视。
从高校层面看,一方面高校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养成正确和健康的阅读习惯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阅读也是是大学生获得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途径。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和文化的中心所在地实施阅读推广是其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工作。另一方面,随着阅读方式多样化,近些年,多数高校读者的到馆率和书刊的借阅率皆不尽人意,两个数据均持续呈下降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纷纷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便应用而生。
2.建高校馆刊,助阅读推广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阅读推广的主要阵地,多数图书馆都有着一系列丰富成熟的常规性的阅读推广活动。如每年开学季开展新生的入馆培训工作,指定学期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定期举办学校读书月的活动,为学生推荐新书和优秀读物、开展人文经典导读,开办征文评奖,开展专家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活动,让读者在活动中提高对书籍的热爱,增强对阅读的紧迫感。除了上述涉及到的开展各种各样有关促进阅读的活动外,建立一份常态性的持续性的导读刊物即通常称之为馆刊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工程。图书馆馆刊是“由图书馆主办的、以宣传先进思想传播科技知识、记录业务工作介绍馆藏资源、开展学术研究为主要内容,面向馆员、读者及社会的正式与非正式出版物。”在高校阅读推广活动中,图书馆馆刊同样有着其深刻的产生缘由和存在使命。
2.1必要性分析
2.1.1当今趋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是读者进行阅读获取知识和进行科研寻求创新的主要场所,在阅读转型、“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立法日程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地挖掘图书资源,创办阅读推广类的读书指导刊物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图书馆研究和服务价值的延伸。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诸多高校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相继率先创办图书馆刊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面普及,很多高校的馆刊都实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据2012年的相关调查显示,60%的985工程院校都已经创建了网络电子馆刊,其中80%不定期出版,刊物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工作与论坛,信息资源与服务、学科信息展现、高教研究动态及文献资源建设等等。
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自编自印的阅读推广类报刊,已日益成为深入而广泛地开展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载体,这些报刊对于发掘和推荐馆藏资源建设和地方文献及其蕴藏的文化内涵和信息素养,激发读者的阅读情意和兴趣,传播和推广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读者获取知识和学问的能力,培养“学习型馆员”和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等各方面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在苏州举办的中国图书馆界“阅读推广类内刊内报”专题座谈会,客观、公正地评选出“2014年中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类十佳内刊内报”,由此可见,阅读推广及其导读报刊已经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产生和发展,因此各高校建立一份高水准的馆刊是情势所需也是形势所逼。
2.1.2馆刊的功能与作用
首先,高校馆刊的记载功能。一份历史悠久连续出版的馆刊,不仅能反映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情报资源中心的身份和高校的一个重要工作部门,同时也记载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各项活动及经历变迁,展现图书馆的宝贵历史因而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因此,高校馆刊就像一份历史档案,记载图书馆的时代足迹和成长历程。
其次,高校馆刊的沟通功能。高校馆刊是联结图书馆与读者及外界的桥梁和纽带,是图书馆与读者及外界沟通的媒介。一个文献质量高、导读信息量大的优秀馆刊能够增强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能促进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如武汉大学图书馆创办的《文化书潮》内设“图讯”栏目,介绍各高校图书馆阅读报告及阅读推广动态。高校图书馆通过馆刊与读者和外界的充分交流、沟通实现资源信息共通互享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再次,高校馆刊的学术功能。研究型大学的图书馆,不仅是传统观念上的教育中心、信息中心和文化中心,同时也应该作为学术中心成为学术交流的一个阵地。高校馆刊设置的相关栏目,专门报道和传递各类学科前沿动态及其各类领域学术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研究助一臂之力,从而起到促进学术发展的作用。
总之,高校馆刊不仅体现高校图书馆的整体风貌和发展状况,同时对教学、科研、培养人才和传播文化,提高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2.2目前高校馆刊存在的普遍问题
经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在高校馆刊创办过程中,普遍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馆刊的主题和宗旨不甚明确。尽管大多数馆刊在创办之初就拟定了办刊宗旨,但在实际办刊过程中还是存在定位模糊的情况。所办的=刊物是作为阅读推广型主导还是学术研究型主导的方向体现不明确。在加上图书馆因为其工作性质和办刊宗旨很接近,因而在馆刊的栏目设置和稿件类别甚至版式安排都有些大同小异,没有本馆本刊的特有元素而缺乏特色。
第二,馆刊的稿源和质量不甚乐观。相对于公共图书馆馆刊而言,高校图书馆馆刊的创办内容比较能够贴近校园生活,资源推荐方面也更结合学科专业。但由于受众面只限于师生,相对比较狭窄由此导致稿源不够充足。再加上馆刊不是正式出版的刊物,不能作为申报成果和评定职称的证明材料,导致大量新颖性独创性的优秀稿件无法获得。特别是许多馆刊由于资金缺乏不重视投稿这一重要环节,对读者的来稿缺乏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不能提高优秀读者的投稿积极性和热情,也最终导致稿源的相当匮乏和质量的难以提高,与此同时也就出现部分馆刊出版时段时续、连续性差甚至中断出版的现象。
第三,馆刊的沟通和互动不甚积极。尽管高校图书馆馆刊是联结图书馆与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尽管大部分馆刊设有类似“图书馆与读者”的栏目,但事实上,馆刊与读者真正沟通的渠道不畅,交流互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栏目的策划和稿件的选题不符合读者的需求和兴趣爱好,这样以来,也就使得馆刊没有很好的再最大范围的读者中得到全面推广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