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生源很多来自三个方面:无望考上大学;家境困难,无钱供读书;父母各种原因,无时间管教小孩,想要小孩早点学门手艺,早找工作。因此这类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打架、斗殴、心里冷漠、不爱读书等。有专家说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当他们的情绪良好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就良好。如何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情绪,接纳他们的情绪,是中职教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面对这些学生,中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不再仅仅停留在上课的45分钟,更多的要体现在平时及课后,多与他们做心与心的交流,教师不光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包容心,更要懂得如何责任、如何爱、如何耐心、如何包容,获取如何成为这些学生的良师益友的能力。
六、掌握“工作过程知识”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同理,中职学校如同大学样,同样需要大师。当然中职的大师不同于大学的大师,大学的大师是研究型的大师,而中职需要的大师是双师型的大师,是理论与技术技术都优秀的教师。而且这样的教师不是只需要一个、两个,而是需要一大批、一大群。
现代工业心理学和工程科学研究成果表明,技术工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处理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等,除少数属纯科学技术知识外,多数都可以划归到工作经验的范畴之内,即“工作过程知识”---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常常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者的知识,有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受工作环境的限制,他们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所掌握的工作过程知识很有局限性,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师有必要走入行业,进入企业,学习、实践、接受并善于捕捉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收集第一手工作过程知识,为职校学生走入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七、作为“中职教师”成就感的培养
中职学校在教育系统里一直处于“二流”学校的地位。导致中职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成就感。而对成就感渴望是每位教师与生俱来的,他们都希望能得到学校、社会的认可,能力能得到施展,所做的工作能有意义、有价值,这也是他们努力工作的最大动力。也是让他们真正成为有主人翁意识的“中职学校人”。那么,中职学校可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培养他们的成就感:(1)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中职教师的自信心是获取他们成就感的基础,别指望窝囊的教师能有成就感。因此,学校要多鼓励教师,鼓励他们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多方位的尝试,允许他们失败,并引导他们在失败中学习成长,并多在正确的场合表扬应该表扬的人——包括那些在失败中努力成长的人。(2)提供宽松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中职学校是一个治学的地方,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方,过分的监督制度能驯化出一群听话的教师,但难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做的时代主流教师。那么中职学校可在以“信任”为基础的前提下,适当的给予教师宽松的、支持性的工作环境,给予教师适当的自由时间与空间,培养他们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上去研究、创新,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路。(3)充分用好激励机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虽然说,成就感是自我激励的源泉,但不能忽略激励机制的作用,公平公正的物质激励能让教师的享受物质刺激的同时,更激发他们争先恐后的奋斗力。当然,因为个体的不同,激励机制应涉及到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徐辉、张玉主译.教学领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朱宝荣、周楚、黄加锐.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人民出版社,2005.
[4]石中英,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第8期
[5]http://zhishi.17hr.com,通过培养成就感来激励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