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学校教师教风是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校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的成长,而且对学校的发展、定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从教师的价值观、职业个性、授课技能与教育理念、威性及魄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成就感等的培养方面提出中职学校教师教风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教风 价值观 职业个性 威性与魄力 工作过程知识 成就感
问题的提出:
所谓教风,是指学校教师和个人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作风,是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等要素的综合表现;是指一个学校的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和各种活动中形成的教学风格和道德风尚。表现为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稳固积极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教风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整体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更反映学校整体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教风,是学校办学的中坚,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保证,更是形成良好学风的主导。作为中职学校,要培养“敬业守职、爱护学生、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等良好的教风,我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中职学校的教师进行培养:
一、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21世纪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是个包罗万象的社会。在经济腾飞的中国,浮夸、浮躁及弄虚作假现象也随之在人的价值理念中出现,人们的价值观取向也变得多元化。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为人处事的风格、原则。但是因为社会大环境与学校环境的影响,很多的人在不由的进行修正及调整定位与方向,然后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一个方向定位。从哪个方向发展,这就成为了他个人的价值取向:有人认为只有当官才是最有价值;有人认为研究学术最有价值;有人认为上好每一堂课是自己追求的目标。有人认为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是最有价值的;有人认为谋求学校发展和利益是自己最大的价值`````这些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价值观使得学校教师在对学校的一些具体的、全方位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上存在着客观的、不同的看法,在为人处事方面也会有不同的目的与想法,进而采取的行动也就不仅相同。其结果是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到学校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影响到学校的迅速发展与目标的实现。但是作为学校,无论她的成员的价值观有多么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都会不同程度地体现个性中的共性或普遍性,正是因为这些共性或普遍性才构筑了学校的共同价值观。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其育人方式主要是依靠教职工的辛勤劳动,有教师的发展,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有教职工的提高,才可能有学生的提高。其实,学校的发展除了校长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外,学校更主要依靠教师的发展。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学校的方向,不是靠行政命令,也不是靠教学大纲,而是靠教师,依赖于教师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高低、能力素质的强弱。更赖依于教师价值的正确取向。建设中职学校教师正确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任务有:(1)高度重视价值观的问题,开展全校范围内有关学校价值观的大讨论。(2)在多元价值观中通过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探索什么是学校的基础价值,什么是学校的核心价值。(3)提取核心价值,建设中职学校特色的又符合时代主流精神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学校核心价值广泛的宣传与观普及教育,让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全体教职工心中,引领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与行为。
二、中职教师职业个性的培养
中职学校的教师面临的教育对象不同于别的教育类对象,这类对象表现更突出的是文化成绩较差、没有过高的追求、自我意识强烈、缺乏纪律性,同时自尊心强,自卑感也强,又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年龄,如果老师“说话冲、表情难看、态度不耐烦”,那么招来的就是学生的“对着干、反着来”。因此,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个性应有别于其他教育类,更要加强职业个性中的能力、性格的培养。凸显出中职教师特有的职业特色的职业性。如:提高洞察中职学生心理动态的敏锐能力,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出来的各种事件;加强耐心细致、敢作敢当、热情乐观、博大胸怀、吃苦耐劳等良好性格的培养,通过这些良好职业性格辐射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形成凝聚爱心与正义,铸造勤奋与刻苦,彰显民主与科学,跨越各种困难,克服各种困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焕发中职学生的青春与活力。
三、教师授课组织能力、教育理念的培养
我们的周围经常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平时内向、说话有些结巴的教师一旦站到讲台却能一反常态:不但语言流畅,而且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课堂气氛分外活跃,而平时外向活泼、谈笑风生的教师一到讲台却只会照本宣科,课堂死气沉沉。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教师的授课组织能力使然。善为师者,如琢如磨。作为职教的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程度上,还必须在授课组织能力、授课技巧、授课方法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长。当今职校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不好学,一到上课时间,教室里睡倒一大片。在这种情况,教师最需要调整的就是自己,而不是把责任一味的推向学生,通过对教材的了解、教学内容的把握、学生的能力状况的理解及调控课堂气氛、教学组织形式、课堂里的行为方式等来选择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手段,这是一个成熟合格的中职教师的标志。也是教师对学生健康的学风的形成起到一个模范的作用。目前,关于中职教育教行学手段、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头脑风暴法、六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法、模块教学法等等,在选用这些方法与手段时,一定要以中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中心,否则将会出现看似热闹而实际却没效果的形而上学教学局面。
四、教师威性及魄力的培养
所谓教师的威性是指教师具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面对处于逆反心强的青春发育期的中职学生来说,教师的威信不是建立在“说教和压服”的威信上,而是建立“信服”的精神感召力上。在学生的眼里威信高的教师不仅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专家型的、技能型的,同时又能理解、帮助他们还能与他们做朋友的良师益友。这个时期的他们更多的是想得到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挖掘并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不仅教育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更引导他们追寻正确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任课教师的威性高了,一切问题也就容易迎刃而解了,班级的工作就自然好了。全校任课教师的威信高了,学校的校纪校风就好了,学校学生的正确人生观就是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中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