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巧设练习,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重从实际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科学的安排外,利用小学生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练习中,适当开展“夺红旗”、“找朋友”、“给老虎治病”、“邮递员送信”、“谁最聪明”等多种游戏性的练习,都能够引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商的目的。课堂练习的一般化、形式化和呆板化,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乏味,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多样。有趣的数据,新奇的题型,巧妙的算法都会使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产生无穷吸引力,激发起学生做练习题的兴趣。如帮助小动物找家、送信、开火车、接龙比赛、夺红旗等游戏或竞赛性的练习题,都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总之,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主要的推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在无意中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积极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千方百计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地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种快乐的事,高兴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