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谈信息技术课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浅谈信息技术课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来源:互联网 sk010 | 徐彩霞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课    信息素质    课程整合    素质教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 容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信息素质 课程整合 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只体现在那些常规科目的教学中,也可以直接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目前,我县中小学已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计算机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授课教师只经过短期培训,无论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操作能力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课教学基本上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而且较少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甚至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上得比其它学科还差。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的作用和地位

  1、信息技术课是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支撑。信息技术课不同于计算机专业课。信息技术教育是教“信息的信息”,即:在传授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受教育者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并逐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工具的实践,将这些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象橡皮擦那么好用的工具,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2、信息技术课的增设更是一种新的文化。它是教学艺术的发挥,它必然会引发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生参与等一系列的思考与探索。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科充分整合,教师的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信息丰富而不繁锁,让学生开拈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3、信息技术课的引进更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延伸。它所直接引起的是教学设计、课堂结构的改变,为适应这种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势必引起变化。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化的教学环境将方便教师学习、教师备课、教师的创新,必然更有利于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充分整合。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的增设,并不是仅仅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探索未来教育模式的先导,所以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及其任课教师的地位应被提升到重要的地位。

  二、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信息技术课所培养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层出不穷的计算机软件、日益通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这些都不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能一时完全学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学机会。例如,将教材中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像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和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等专题知识,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再由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作出修正或对学生的问题作出解答;有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学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材之外的知识,像各种简单动画制作软件,让学生各显神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或阅读书籍、或查资料、或通过多媒体学习软件、或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之下掌握,在一段规定时间的自学之后,经过测评,让一些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内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培养学生实践技能。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崛起和高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要素已经不同于传统学科,除了教师、学生、教材之外,还应该包含教学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用的、可操作的内容,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我们不但要“授之以鱼”,而且还要“授之以渔”。对于实践课教学,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采用教师边讲解,学生边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并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的演示教学课件,考虑好什么时候该上课,什么时候该让学生练习;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我们还可以通过活动课,甚至开放计算机实验室,增加学生上机实践机会。

  (三)培养学生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鼓励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约束,大胆地对所学知识的内容、适用范围作出猜想和判断。教学中我们尽量结合实际,注重计算机知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更多地采用启发式,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培养。首先,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和知识的迁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在问题讲述时,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试探学生的认知水平,探寻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在教学内容顺序的编排上,可打破常规,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再回来学习操作系统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实践性的认识。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开发计算机应用,甚至计算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例如学生学习了数据库应用后可以为班级处理考试结果,为教师提供考试质量分析报告;还有学生能够帮助其他学科教师编制教学课件等。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计算机多媒体进入教学中,通过声音、图象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更容易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信息技术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这不仅仅只是在中小学开设一门计算机课,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教学生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结构,促进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就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2.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心理学》主编:李建周3.《教育学》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商讯商业经济文荟》(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由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经理人杂志社主办。是商业经济专业理论刊物。研究商业经济理论和实践探索,发展大流通、大商业,建设...
民族学刊《民族学刊》
《民族学刊》杂志,于201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731/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民族问题研...
地震工程学报《地震工程学报》
《地震工程学报》(季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主办。获奖情况:中国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中国地震局科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奶牛《中国奶牛》
《中国奶牛》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009/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奶牛保健、...
中国临床医学《中国临床医学》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79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简...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主办、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本刊继承师范教育的有益的东西,扎根农村教育沃土,面向高职、师训干训、...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