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四:缺乏对画面的细节刻画
迪斯尼公司在制作《白雪公主》时,为了表现下午阳光的投影,特意吩咐动画师在下午三点,站在太阳下画投影,《草原小姐妹》的创作班底为了真实的表现小姐妹的生活场景,蒙古居民的头饰衣服,配饰,很都小的细节进行的大量的写生和收集,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这里所谓的“细节”绝对不是一般理解上繁琐的、琐碎的东西,因为动画片中的造型应该尽可能的简单才可以控制制作周期和成本,这里说的“细节”是角色设计的严谨度与精确度,“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三.如何改进
1、突出校企实现联合,增加实践的机会,搭建合作平台
特别是职业教育并非简单地指定校内美术、计算机专业教师授课、理论讲解,而是将课程设计、教师聘请的主动权交给行业专家,由行业从自身需求出发,聘请行业内专家人才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并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参与行业实训,保证学生毕业即能成为行业的可用人才。加强”双师型”教师和高素质人才紧密结合。
2、学校及培训机构加强专业基础课教育,课程结构有待改革
⑴.动画的基础还是绘画的能力,在很多动画片中有的比例不准,颜色搭配不当,归其原因都是基础的绘画修养不够,提高手绘能力是一方面,
⑵.应加强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也就是加强泥塑与角色模型制作的训练也很重要,所以手工的制作模型是很直观的感受对象的空间感的方法,,迪斯尼在动画片制作前原画师都会拿到每一个人物角色的立体雕塑模型,这样做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误差及提高创作的速度和质量。
⑶.吸取民间艺术可以考虑引进一些美术学院的课程内容,如:泥塑、壁画、剪纸、折纸、版画等等,以丰富和完善造型的内容,
⑷.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直接引入实训课题,这样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社会教育培训模式多元化
培训模式不仅仅局限进入大学才可以学到,尽管现在私立的培训机构很多但是学费贵,师资力量良莠不齐,日本社会上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培训班及讲座是日本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这种培养模式不仅教学形式灵活多样,还由于是利用休息日或晚上授课,吸引了不少在校生和公司员工参加学习。特别是那些从小就喜爱动漫作品,并立志想成为漫画家或动漫大师的学生更是利用这样的学习机会,来满足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愿望。其中一些人日后就成为了著名的漫画家或动漫大师。还有不少已经进入动漫公司工作的员工,为了学习专业知识和继续提高,也充分利用这样的学习机会。动漫社会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办学模式。私立动漫培训学校电影厂或出版社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各种形式的漫画教室函授教育、各种基金会或国际动漫展等举办的动漫讲座、大学举办的动漫讲座等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借鉴
3、国家政策扶持,扩展动漫产品漫画和动画是息息相关的,是动画的基础平台
如:把国家的德育教育多结合漫画的形式展示,各个城市动漫巡展,加大奖励力度等等。
4、整合各方面资源
20世纪50、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很多的优秀动画片,是因为他集合了全国的精英,现在很多是小公司林立,单打独斗甚至有一些优秀的动画师都纷纷自己成立工作室,最后只能维持温饱,如果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把这些散落在外的精英集合到一块那力量就大了。或者形成专家组对各级的动画各阶段进行指导,发布一些订单信息,公司之间协同作战。
总之,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动画造型的路上走出自己的路!
[1]《动画概论》,聂欣如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影视动画造型设计》,孙立军翟翌翚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3]《动画人才培养初探》 2010年第13期 《中国经贸导航》
[4]《动画造型基础教程》袁晓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