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养方向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2大培养方向之一。通过课程改革,可以改变落后的教学体系,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学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各种网络设备的不断完善,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掌握程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这就迫切需要对高职高专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改革。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现状 1、校企合作太少,课程内容没有很好的就业导向,学生学习比较迷茫。不明确重点和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整个教学内容全部取自教科书,培养的学生缺少行业就业能力。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个班级真正学习的很少。平时几乎没有问问题的。
3、全部在教室授课,内容多而且有难度;某些教学内容知识量大,操作步骤繁多,只是凭借教师投影演示,学生没有动手机会,学习难度较大,课下真正做网络实验的学生很少,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4、我系缺少部分必要的硬件作为教具,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模拟器进行模拟实验。
总之,本课程现状为:课程体系没有工学结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难度大,授课内容针对性不强,迫切需要改革。 学情分析与课程的定位 1.学情的分析
当前高职院校大多是三年制,一般采用“2+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两年,再去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半年或一年。由于学制短,因此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不可能像普通本科院校那样科学而系统。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在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要先修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等多门前导课程,而高职院校的类似的基础课程开设相对较少。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撑知识,因此很难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普遍较差,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英文底子薄弱,对课程中出现的英文缩略语不懂;学生虽然会使用计算机,但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差,对计算机的使用仅限于QQ聊天、IE浏览和游戏等简单的应用等问题。以上的这些学情都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2.课程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的组建,网络互联技术以及Internet应用;熟悉基本的网络操作系统及应用;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和维护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 计算机网路技术改革的探索 1.认清办学理念,改进教学思路。高职教育应当明确以应用技能教育为主,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以实用为主的方针。当前社会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网络人才,所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不应只停留在书本和概念,应该面向社会需求。
2.选取合适的教材
当前,许多计算机网络教材在内容选取上比较滞后,教学理念还是停留在知识灌输这个层面,缺乏启发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经过了几年的课程和教材改革,但教材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只在内容上加入了近年一些比较新的网络技术,仍然不太适合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制订新的教学大纲时,应通过充分的调研和专家论证,结合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减。增加当前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用到的新技术新设备的内容,增强学生岗前技能;删除淘汰设备和过时技术等部分内容的介绍,删除不能提高实践技能的纯理论章节,重在突出“应用性人才”的能力要求,增强学生的技能,让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3,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果计算机网络课程纯粹使用授课的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教师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参与式教学法。老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包括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如,CSMA/CD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课后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结合老师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如果搞不清楚或者觉得老师讲的有问题,可以在下次课上与老师讨论,当然这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2)多媒体教学法。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非常抽象,尽管教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讲课也十分投入,但往往达不到期望的效果,对此,利用PowerPoint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几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讲OSI体系结构中数据流动时,可动画演示具体的过程。利用PacketTracer5模拟器模拟各种环境,演示网络通信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复杂的理论,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项目化教学
由于学校对学生培养初衷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应该采用行动导向学习的组织形式,其概念是面对一个实践性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任务,教师给学生一个接近真实的需求任务,然后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系统地学习、实践、完成。这样能有效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似度,甚至与实际工作实现真正的“零距离”。使学生在进入未来工作岗位后能更加快速地适应职位的需求。项目化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其优势在于:①实践性强:可以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克服困难、完成项目的能力;②学生主动性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学习;③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做的项目;④发散性强: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学生可能会涉及到各方面的知识学习,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⑤扩展性强:可以根据原有项目附加学生本人的想法,甚至对新技术进行应用。
4、推动校企合作
开展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既是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之本。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教学实训、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产学合作及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
5、改革考核方法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核一般采用理论考试,不对实践部分进行考核的模式。该考核方式只覆盖到理论知识部分,未能涵盖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不能全面且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核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按照教学大纲的理论和实践课时分配比,确定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的分值。鼓励学生参加诸如Cisco公司的CCNA、华为3com公司的HCNE等知名网络公司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或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资格考试,并推行以证免考,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高双证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