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谈如何启发学生认识病理学中的医学哲学思想
浅谈如何启发学生认识病理学中的医学哲学思想
来源:互联网 sk008 | 朱建国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病理学;医学哲学思想;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医学人文精神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在进行疾病发病机制相关内容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抗损伤因素和损伤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对于初学者的学生来讲尤其重要。过去,曾经一味强调机体防御因素的抗损伤作用,而忽视了其对机体损伤的可能性。机体抗损害因素包括机体的防御功能和代偿功能两个方面[3]。在代偿功能方面,心脏肥大从一定程度上补偿功能的不足,但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失代偿,进而转变为心肌损伤甚至梗死;免疫功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功能,愈是高等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愈为完善,也愈为复杂。随着免疫病理学的发展,人们在充分认识免疫学的防御作用的同时开始关注其对机体的损伤作用。勿庸置疑,在SARS等呼吸道传染病防御过程中,免疫功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其引起的免疫反应非常剧烈,导致肺组织大面积损伤,容易留下后遗症。鉴于20-50岁年龄段的SARS病人肺部损伤较其他年龄段病人更为严重这一现象,我们有意识引导学生就如何辩证地看待免疫功能的抗损伤和损伤相互转化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损害因素向抗损害因素转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发热[6]。许多微生物感染都会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发热如果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严重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引起内脏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变性,特别是引起脑细胞功能紊乱。然而,一定程度的体温升高可增强机体细胞吞噬作用以及解毒机能等,此时发热这一损害因素就转化为抗损害因素[3]。在这方面,儿童和成人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和时间不一样,同一年龄不同个体对发热的耐受程度和时间也不一样。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由于利益驱动而导致动辄应用退烧药、抗生素等,久而久之,就会误导大众特别是医学专业初学者的学生的疾病发展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凝练出诸如免疫功能强并不总是对机体有利的,机体发热并非总是对机体有害的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辩证法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看待发热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抗损伤作用,既是一个医学科学问题,又是一个医学哲学问题,而在当今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也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医学道德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爱精神和高尚医德具有重要意义。

  四从应激与疾病的理论中体会医学社会人文性的根本依据

  生命有机体的表现方式是包括自然、社会、心理等多种运动的变化形式中机体自然运动形式。正确认识疾病的社会因素是体会医学社会人文性的根本依据[3]。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以及社会竞争、紧张、快节奏等社会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各种公害病、心因性疾病如亚健康、抑郁症、应激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人数日益上升,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新“瘟疫”[3]。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体质增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入发展,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还将继续给疾病发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新问题。

  重视心理应激与人的健康关系正是人类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今的医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精神性疾病。这说明医学关注的焦点已经由生理性躯体疾病向心因性精神疾病转换,医学的人文精神开始回归,使其更加贴近医学终极目标。认识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原理,有利于揭示影响身心健康的环境因素,要求医学认识主体坚持系统的整体医学观,把人看成是在自然、社会环境影响下的生理与心理统一体。在医学实践中,坚持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观点,对揭示疾病的本质有着重要意义;关注心理与生理的联系及对躯体致病的双向反馈,关注心理精神因素对人躯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医学观察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有利于新的整体医学模式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3]。

  因此。学习掌握应激与疾病理论,体会医学人文精神对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意识及医学人文关怀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的提供反映现代医学模式中科学色彩太浓而人文色彩不足,不能够完全解决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人的健康问题,甚至带来了一些负面东西的一些案例,还包括发达国家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疾病居高不下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对于学生正确把握医学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培养医学认识主体的人文主义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资助: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动物病理学课程改革方案

  的制定与课程实施”资助。

  参考文献:

  1 陈主初主编,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贺达仁主编,医学科技哲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虹主编,医学哲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李甘地主编,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吴其夏,余应年,卢建,病理生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

  6张书霞主编,兽医病理生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合成纤维《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杂志,于197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361/T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设备电器、...
交通节能与环保《交通节能与环保》
《交通节能与环保》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261/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港航...
新疆地质《新疆地质》
《新疆地质》(季刊)1983年创刊,是由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管、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地质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球科学学术性期刊,与国内各地学系统、科研...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创刊于2009年,由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主办,主要内容简介:探索汉语教学方法的新思路,汉语教学与巴别塔的诅咒,中国大陆对外汉语教材市场调研报...
通信管理与技术《通信管理与技术》
《通信管理与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黑龙江省通信学会主办的刊物。本刊以“宣传通信政策法规,关注通信发展趋势,传播通信管理理念,跟踪通信前沿技术,搭建业界...
文史博览(理论)《文史博览(理论)》
《文史博览》杂志,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433/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湖南故事、...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