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的教学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和教材、作业和考试、论文与毕业等。本文以德国波恩大学为例,就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体系与国内大学做了一个全面的比较,并对国内大学教学体系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德国的大学教育【1】历史悠久,体系完善,教学质量普遍都很高。德国大学算是宽进难出的大学,对学生的考核及其严格,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般都具有比较深厚的学科基础,动手能力强,能满足科研和人才市场的要求。1999年以前德国大学一般都不分学士、硕士阶段学制一般为5年。最近为了跟英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的教育体制配合,德国正对大学体制进行改革【2】,把本科设为3年,硕士研究生设为2年,教学体系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下面我们以波恩大学【3】为例,对改革后的德国大学理科本科教学体系加以简要介绍,并同国内大学进行了比较,为国内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一些启示。
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各年级的课程安排顺序、学时分配,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等。改革后的德国大学的学士学位规定的学习时间为3到4年,6至8个学期。每个学期30个学分(一个学分相当于30小时的学习量,包括上课,自学和考试),一共180-240学分。学生修完这学分以后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可以继续深造。硕士学位规定的学习时间为1至2年(学士和硕士加起来不得超过5年),一共60-120学分。我国的本科统统为4年,硕士为2至3年。国内各个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分要求不尽相同,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学分要求也不相同。下面我们以德国波恩大学的物理专业和北京大学的物理专业为例来介绍一下德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和北京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北京大学物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要求满140个学分。下面表1是德国波恩大学的物理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表2是北京大学的物理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安排顺序。
表1. 波恩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主流课程顺序表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学期 6.学期 必
修
课 力学与热学7,
数学I 13,
计算机语言4
电磁学7,
力热实验3,
数学II 11,
理论力学9 光与波动力学7,
电磁学实验3,
光与波动力学实3,
数学III 11,
电动力学9 原子分子与凝聚态物理7,
电子实验+讲座4
物理数值方法6
量子力学11 粒子核物理7,
原子分子与
凝聚态物理实验5,
统计力学9,
实验物理测试4,
学术研讨课3 粒子核物理实验5,
理论物理测试4,
有关毕业论文研讨课2,
本科毕业论文12 选修 天文学/化学/信息/气象学/商业/经济学/哲学8 广义相对论/高等量子力学/场论/群论6 注意:括号里的数字是学分数目
表2.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主流课程顺序表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学期 6.学期 7.学期 8.学期 校院
必修
课 力学3或4
英语2
计算概论3
高数I5
线性代数4 热学2或3
电磁学3或4
英语2
算法3
高数II5 光学2或4
英语2
*数理(上)3或数理4
普物实验Ⅰ2
电子线路3
理论力学3 数理(下)3
或 数理4
普物实验II2,电子线路2
*原子物理3或
近代物理3 电动3或4
热统3或平统3
*固体物理导论2(早选) 量子力学3或4
*固体物理4
近代物理实验Ⅰ2 近代物理实验II 2
*固体物理导论2(后选) 毕业论文6 必修
选修 大气科学导论2,现代物理前沿讲座I 2 大气科学导论2,
基础天文学2
大气天文专业有专业必修课,物理专业
都是专业选修课 注意:排在同一个学期中加*号的课程内容相近,二者只能选一
从上述两个表格可以看出,波恩大学的本科阶段课程设置与北京大学相比,有如下特点:一、学生不要求英语学分。国内大学学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学英语方面,还有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英语4级,英语6级等等。二、课程简明。如德国大学数学课分3个学期,3门课程(数学I,数学II,数学III);北京大学则分4个学期,5门课程(高数I,线性代数,高数II,数理(上),数理(下))。三、重点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学分占相当大的比例,如量子力学占11学分,北京大学占3或4个学分。四、选修课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五、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德国大学对高年级阶段的研讨课比较重视,通过研讨课和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波恩大学第6学期有理论物理测试、有关毕业论文研讨课、本科毕业论文等3门课程,共16学分;北京大学第8学期只有毕业论文一项,6学分。
二、教师和教材
1.教师
波恩大学的教学全部由教授来承担。在德国要获得大学教授的资格一般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并通过严格的程序筛选出来,所以他们一般都有很好的讲课能力和相当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德国大学的教授安排比较全面,如果一门课程是涉及到两个科学的交叉科学,比如说“天体粒子物理”,他们会安排2个教授来讲这门课程的。一个专门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的教授负责讲解这们课程天体方面的内容,另外一个专门研究粒子物理学的教授来讲解粒子物理方面的内容,这样下来学生对这门专业课的理解会比较深,知识比较全面。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转型期,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非常缺乏。大学老师的科研水平和授课质量都有待提高。这种情况特别是像西部地区那样比较落后地区的大学显得明显,很多学校还有助教上讲台上课,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
2.教材
德国大学一般没有指定的统一教材。教授一般会在上第一堂课时把几本主要的参考书拿到教室给学生看,让他们上课可以参考这些书。国内大学一般都会用固定的教材。而且这个教材书必须是学校的教材科统一买的。老师们一般都用一本教材为主上课。这个往往会导致学生只依赖于一本教材,知识面会狭窄。
三、作业,考试,假期安排
1作业
德国大学对学生作业非常重视。学生的作业由博士后和博士生共同负责。博士后和博士生一般来自于讲课教授所在课题组。博士后承担给学生布置作业题目并整理作业题的答案。作业题不会是从一本书中找出来的题目,也不会是从老师讲过的题目再让学生做一遍,而是从多方面搜集有关讲课内容的题目。博士后先找题目然后把这些题目解答以后交给教授和教授的博士生。教授上完课以后把作业题目布置给学生。给学生一个星期的时间做作业并做完以后交给博士生检查。每门课都有一个星期两节的辅导课,辅导课由博士生(也就叫助教)负责,助教到教室去给学生辅导上一周的作业。辅导课有两种形式举行:一是在课堂上测验学生的做作业的情况,比如让某个学生上黑板做在布置的题目,并给大家讲一讲;另外一种是助教给学生讲他们不会做的题目。作业通过这些程序后,起到了三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做作业时作弊;另一方面对学生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过程;三是不仅仅是对学生有好处,对博士后和博士生都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博士生通过这辅导课有一个当老师的机会,在上这门辅导课的过程中自己也学会不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