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蓝工程。
师带徒、结对子、高师指点等等,均为青蓝相接,让教师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扬长补短,使他们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学习别人身上所体现的崇高品德和为人处事的能力,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使幼儿教师素质得到群体优化。
2.教学活动探讨。
评优课、公开课、游戏观摩等等,均为对教学上的探讨,幼儿园的课程是融入日常孩子的活动中的,通过幼儿教师相互之间的观摩,召开经验交流、案例学习研究等,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为教师创设了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教学风采的舞台,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3.基本功培训。
幼儿教师的基本功可以分为内功和外功两个方面,外功分为弹、唱、说、跳、画、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等,内功分为钻研教材能力、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内功带外功、内外功结合的办法,有目的、有计划、有辅导、有检查、有验收,把练功培训搞得有声有色,扎扎实实。
4.骨干教师培养。
对部分悟性高的优秀教师严格要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上,促使他们迅速成长,发挥骨干带动、辐射作用,从而达到带动作用,以此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5.教育科研。
在幼儿教师的各种能力中,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最高能力,也是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好体现。可以开展学习形式多样化的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深入的思考和认真整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提炼总结达到升华。
总之,作为教育的执行者,幼儿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保教合一,通过各种手段方式,对幼儿的身心施加积极的影响,勇于在实践中探索规律,跟上当今所需要的教育步伐,为基础教育的扎实奠基而努力。
参考资料:
1.郑其恭、李冠乾主编,教师的能力结构,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38-46
2.顾兴义、陈运森主编,教师的知识结构,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244.71-94
3.金生钹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艳,教师心理健康浅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4期
5.左吉玉,青岛市幼师人格特征初探,心理科学,1998年21卷
6.唐淑,中国多元化的幼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学前教育研究,199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