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日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掌握和提高语言的基本功外,更要导入文化元素,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弥合文化沟壑,才能在交际中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出现的理解上的偏差,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4、改革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同时也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和效力。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巴、几盘磁带进行教学的传统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日语教学的需要。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制作、利用教具,采用直观教学。在讲授语音、单词和课文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些实物、卡片、图画,与学生开展互动,让学生用日语表达出该实物的名称、数目,或者对图片上的内容进行描述。
通过做游戏、情景会话、教唱日语歌曲等互动式教学唤起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单词记忆竞赛和做各种日语单词游戏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每次授课留下10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一些实用的会话材料,让学生分组进行双人会话或是多人较色扮演等,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实用性、趣味性;教唱一些优美动听而简单的日语可取,通过一句一句讲解歌词,边唱边教,即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歌词中传达出的日本国的风土人情,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已学过的单词、句型,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灵活运用英、日、汉对比法进行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文中所使用的大量汉字给中国人学习日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日语中既有与中国汉字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日文汉字如“教师”、“教师”、“生活”等等,但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词语与汉语词义完全不同,如“丈夫(じょうぶ)/结实”,勉强(べんきょう)/学习”、“娘(むすめ)/女儿”等等,对这类词汇采用中日词义对照方式进行教学,既能避免学生混淆词义,又能提高学习记忆单词的效率;同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外来语是现代日语的一大特点,而外来语大部分来自英语,所以充分利用学生一外(英语)与日语外来语在读音、意义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联系进行教学,如“パス/pass”、“ミルク/milk”等,会使学生比较轻松地记住外来语单词,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改变现有的教师、学生、黑板的呆板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二外日语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也应积极采用语音室、多媒体、网络等辅助课堂教学。在日语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单词、语法、课文、会话、小知识等内容以文字、图形、动画、语音的综合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既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学生练习的机会,又使教学更加生动,激发了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经常利用语音室,播放学生喜欢的日语原声电影、动漫等,将书本上枯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精彩的外语表达,让学生体味原滋原味的日语的同时,又能够直观地了解日本社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进而不断保持学习日语兴趣和积极性。
三、结语
我国的日语教育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必将受到冲击,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提高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二外日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二外日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二外日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亚琼: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3]李岩等: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日本问题研究,2006(1)
[4]秦明吾:关于21世纪大学日语复合人才的培养[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3)